1、写作题
当我国一群访问者南韩汉城的雄伟,“大宇”、“三星”的巍峨,不禁由衷赞叹时,陪访的东道主竟发出长长的喟叹:“我们没有鲁迅。”消息传来,我国一位小有名气的思想界朋友却断言道:“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鲁迅,而是没有‘大宇’,没有‘三星’,鲁迅是不能当饭吃的。”
不知我们的国人听到如此一番高论会有何样的感想?
要求:
1、内容具体,想像联想丰富;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的“大宇”、“三星”和“鲁迅”分别象征着什么:前者象征着物质财富和高科技技术、管理等等,后者象征着精神食量。
考生可以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角度立意。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二者兼顾。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对别的孩子来说,生在一个爸爸是政府官员、妈妈是大学教授的家庭?,相当于含着金钥匙。但对我却是一种压力,因为我并没有继承父母的优良基因。
我上了职高,学汽车修理。我们住在理工大学的家属院,同院的孩子出国的出国、读博的读博,最差的也是研究生毕业。只有我,从小到大就是这个院里的反面典型。
妈妈并不回避,从不因为有一个“现眼”的儿子对人家绕道而行。相反,如果知道谁家的车出现了毛病,她总是让我帮忙。我修车时她就站在旁边,一脸的满足,仿佛她儿子修的不是汽车,而是航空母舰。
我的人生渐入佳境,还未毕业就已经被称为“汽车神童”,专“治”汽车的各种疑难杂症。毕业后,我开了一家汽修店,虽然只给身价百万以上的座驾服务,但门庭若市——?我虽每天一身油污,但不必为了生计点头哈腰、委曲求全。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中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土耳其谚语:“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是啊,我就是那只笨鸟,但给我送来矮树枝的人,不是上帝,而是我的妈妈。为了我这样的笨鸟儿子,她一直甘愿俯下身来,举起那只负重托举的矮树枝,让我能享受到那份站在枝头的喜悦。
阅读后,你有什么感触?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表达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母爱深深
世界上有很多的爱,但只有一种是无私的,伟大的,只有给予,不求回报,那就是——母爱。
母爱像天空般无边无际,如大海般广阔无垠,沐浴着爱的阳光,洋溢着无言的亲情。因为有了母爱,我们才是快乐的,才是幸福的。
看过这样一篇真实的报道,是去年报纸上登载的一篇文章。一辆进山观光旅游的缆车上坐着一家人,其中妈妈的怀里抱着她不满周岁的孩子。突然,行驶的缆车出了事故坠落向山涧。就在即将重重摔落到地上的一刹那,母亲急中生智,把自己怀中的孩子高高举起!等到救援的人员赶到时,母亲早己死去,可她举起的双臂却僵直地伸向天空,双手仍举着她的孩子。孩子在妈妈的双手上安然地睡着觉,微笑挂在她甜甜的小脸上!在生死一瞬,母亲想到的却是自己的孩子!
多么刻骨铭心的心理历程啊!这母爱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牵动着每一颗神经。真挚深切的母爱散播在空气中,令人悴然心碎。母爱的深,母爱的醇,母爱的浓,母爱的久,令其他任何一种情感都逊色三分。
也许,在座的朋友们和我一样,会有一个很普通的妈妈,她没有骄人的面孔,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出色的工作和事业;也许,她闲下来就会整日唠唠叨叨地让你好好学习,让你好不心烦;也许你会觉得,她的卑微有时会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也许,你会在某天某日和她争论不休……
我们家很多年前,开了一个毛衣加工店。记得有一次要过年了,店里生意很忙。而我却让妈妈给我织一件羊毛衫。妈妈因为忙,耽搁了。不懂事的我,认为妈妈不爱我了,和妈妈吵了起来,口不择言地说妈妈是老巫婆!气得妈妈哭了起来。那天夜里,妈妈没有回家睡觉,我以为她在生我的气。第二天早上,等我醒来时,我发觉我的床前竟放着一件崭新的羊毛衫。原来妈妈一夜未眠,连夜为我织了这件羊毛衫!看着妈妈那双因熬夜而红肿的眼睛和疲惫的面容,我一下子哭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念起这首诗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妈妈那疲惫的面容,禁不住心里一阵阵疼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母爱,我永远记在心中。
妈妈,生命来自您,含辛茹苦、风霜雪雨中交织着你不知疲倦的身影。请让我,为您按摩你劳累的双肩,为您洗刷饭后的碗筷,为您洗净换洗的衣服,让您轻松轻松;让我为您舒展您拧起的眉头,为您摘掉鬓边的白发,让您的笑容永远绽放在我的心中;让我轻执您的双手,和您享受一次我们的春天!
母爱深深,深深母爱,为母爱喝彩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实质是谈母亲对子女的爱,只有爱的方式恰当,才能培养出出色的、幸福的孩子。审题时可抓住原文中“为了我这样的笨鸟儿子,她一直甘愿俯下身来,举起那只负重托举的矮树枝,让我能享受到那份站在枝头的喜悦”这一关键句来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任选一题:
(一)材料作文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将军的妻子得了重病,按照秘方,吃一百个麻雀的脑子她就会痊愈。看着笼子里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麻雀,将军的妻子想:为了我一个人的生命难道要残害这一百多个生灵吗?我宁死也不要这样!于是他叫仆人把麻雀放生了。但过了两个月,她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一个叫武堂的人,有一天带着他的儿子去打猎,遇到了两只鹿在嬉戏。武堂开弓放箭,射死了小鹿,那只母鹿悲伤欲绝,舔舐小鹿的伤口,武堂又开弓射死了母鹿。过了几天,武堂又领儿子去打猎,在路上遇见了一只鹿,武堂照旧开弓放箭,但这一箭却射中了他儿子。武堂抱着他的儿子大哭,但无济于事,儿子已经死了。
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以这些思考与联想为依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作文
题目:祁连山断想(作文要求同上一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校园见闻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校园”限定取材范围,“见闻”点明取材途径,凡是在校园里看到的或听到的,都在选材之列。一篇作文要写几件事?题目不作限制,所以可写一事,也可写二三事。不写完整的事件,写场面,写典型细节,剪辑画面,拍摄特写镜头,都可以。只要是“见闻”,就可以写。但不管写什么,都要有鲜明的主题,能反映校园崭新的时代风貌。只写当今的校园当然可以,如果能够“见”新颜,“闻”旧貌,通过对,比来表现校园今昔巨变,岂不更好!
思路之一:先交代时间——新生注册那一天;接着描写场面——校园分外热闹,母亲父亲送子女来校的,姐姐哥哥陪弟妹注册的,熙熙攘攘;再写两个父母的对话——对子女不放心;最后写自己的沉思——不做抱大的一代。
思路之二:宣传栏是学校文明的窗口,今天宣传栏前又站满了同学,我走近一看,原来是X X
X同学拾到五千元钱交还失主,失主送来了表扬信。我听到同学的议论,这位同学原先还偷过东西呢。我想,精神文明建设使同学们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
思路之三:今天的校园喜气洋洋,新盖的科技大楼竣工剪彩,省教委颁发的“文明学校”金匾挂在大门口,还有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的喜讯传来……我一边看一边想:改革开放,旧貌换新颜!
[写法]
开篇可用拍摄特写镜头的写法,把“我”见到的场景一下子推向读者。比如思路之一,可先写新生注册父母包办的场面,思路之二可先写宣传栏前同学们争相观看的远景,思路之三可先写科技大楼竣工剪彩的情形,这样开头自然活泼不落俗套,有的还可以构成悬念。
主体部分要让“我”作为线索人物穿针引线于把所见所闻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思路之二,宣传栏前的热闹吸引“我”前往观看,于是看到拾金不昧的表扬信,了解到把五千元钱交还失主的过程,于是听到同学们谈论拾金不昧者的过去,知道他曾做过小偷,这一“见”一“闻”形成强烈的对照,“我”自然而然顿生感慨,收束全文乃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没有“我”作为线索,这些校园见闻便难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篇作文也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用一根思想的红线贯穿全文。比如思路之三。可总写校园新貌,再分写剪彩、挂匾、获奖,并夹以画龙点睛的议论,最后以议论抒情收束全文。这样用歌颂教育硕果的红线,穿校园见闻的珍珠,不失为另一种较好的写法。
常见的失误有:选材不典型,主题挖掘不深;不能在一个鲜明的主题下选择、组织材料,缺乏必要的过渡,神散形也散。
[同类文题]
1、校园新风(此题要求反映校园的新风气,应围绕某一种新风气选材。)2、校园新事(要抓住“新”字,从现实生活取材,忌以旧充新。写一事反映学校新风尚即可)3.校园中的文明之花(选材限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是在校园的范围内,宜夹叙夹议,亦可适当抒情。)
4、校园处处有雷锋(选择材料要考虑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特色,而且不止一时一事,才能扣住“处处”来写。)
5。发生在我们学校里的小故事(此题的中心词“故事”,暗示作文要有一定的情节;修饰语“小”,可见不必追求大题材;地点在“我们学校”,千万别写他校的事。)
6.校园喜事(此题要抓住“喜”字选材,思路之三的事都属“喜”之列。) 7.校园趣事(此题要抓住“趣”字—,要选择有趣味的事情来写。)
8、校园怪事(此题要抓住“怪”字,但不是写稀奇古怪之事,而是写令人感到奇怪而具有积极意义的事。)
9、校园风波(“风波”是纠纷的意思,发生在校园里的德、智、体方面的纠纷都可以写。)
10、校园又有新热点(此题要联系中学生活的实际,寻找新的热点话题来写,表现中学生追求。)
11.熄灯以后(此题只限定时间,谁发生什么事可自由选择,是写中学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周围很多古代遗址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电视上几个戏曲节目备受欢迎,书市上古代文化类的图书也在悄悄升温,在重大的节日里很多人都穿起了唐装……传统的历史文化气氛笼罩着我们的生活。就连2008年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盛会,也提出了“文化奥运”的全新理念。
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传统,对于今天的文化意味着什么?作为生长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去弄明白的事情。
请以“文化与传统”为话题,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与话题有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题目。2004年广东作文题为我们开了个好头,体现了新课标的方向: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关注它们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思考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高考作文的一个新方向。
具体到“文化与传统”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文化是传统的载体,传统是文化的渊源;文化是民族个性的张扬,传统是民族历史共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传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样的理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来审视材料中所谈的发展变化,才能高屋建瓴,洞明其深层意味;连缀现实语料,落笔成文,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文章。其中,切实地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是根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