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8:47:39 【

1、写作题  
当我国一群访问者南韩汉城的雄伟,“大宇”、“三星”的巍峨,不禁由衷赞叹时,陪访的东道主竟发出长长的喟叹:“我们没有鲁迅。”消息传来,我国一位小有名气的思想界朋友却断言道:“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鲁迅,而是没有‘大宇’,没有‘三星’,鲁迅是不能当饭吃的。”
不知我们的国人听到如此一番高论会有何样的感想?
要求:
1、内容具体,想像联想丰富;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的“大宇”、“三星”和“鲁迅”分别象征着什么:前者象征着物质财富和高科技技术、管理等等,后者象征着精神食量。
考生可以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角度立意。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二者兼顾。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对别的孩子来说,生在一个爸爸是政府官员、妈妈是大学教授的家庭?,相当于含着金钥匙。但对我却是一种压力,因为我并没有继承父母的优良基因。
我上了职高,学汽车修理。我们住在理工大学的家属院,同院的孩子出国的出国、读博的读博,最差的也是研究生毕业。只有我,从小到大就是这个院里的反面典型。
妈妈并不回避,从不因为有一个“现眼”的儿子对人家绕道而行。相反,如果知道谁家的车出现了毛病,她总是让我帮忙。我修车时她就站在旁边,一脸的满足,仿佛她儿子修的不是汽车,而是航空母舰。
我的人生渐入佳境,还未毕业就已经被称为“汽车神童”,专“治”汽车的各种疑难杂症。毕业后,我开了一家汽修店,虽然只给身价百万以上的座驾服务,但门庭若市——?我虽每天一身油污,但不必为了生计点头哈腰、委曲求全。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中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土耳其谚语:“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是啊,我就是那只笨鸟,但给我送来矮树枝的人,不是上帝,而是我的妈妈。为了我这样的笨鸟儿子,她一直甘愿俯下身来,举起那只负重托举的矮树枝,让我能享受到那份站在枝头的喜悦。
阅读后,你有什么感触?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表达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母爱深深
世界上有很多的爱,但只有一种是无私的,伟大的,只有给予,不求回报,那就是——母爱。
母爱像天空般无边无际,如大海般广阔无垠,沐浴着爱的阳光,洋溢着无言的亲情。因为有了母爱,我们才是快乐的,才是幸福的。
看过这样一篇真实的报道,是去年报纸上登载的一篇文章。一辆进山观光旅游的缆车上坐着一家人,其中妈妈的怀里抱着她不满周岁的孩子。突然,行驶的缆车出了事故坠落向山涧。就在即将重重摔落到地上的一刹那,母亲急中生智,把自己怀中的孩子高高举起!等到救援的人员赶到时,母亲早己死去,可她举起的双臂却僵直地伸向天空,双手仍举着她的孩子。孩子在妈妈的双手上安然地睡着觉,微笑挂在她甜甜的小脸上!在生死一瞬,母亲想到的却是自己的孩子!
多么刻骨铭心的心理历程啊!这母爱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牵动着每一颗神经。真挚深切的母爱散播在空气中,令人悴然心碎。母爱的深,母爱的醇,母爱的浓,母爱的久,令其他任何一种情感都逊色三分。
也许,在座的朋友们和我一样,会有一个很普通的妈妈,她没有骄人的面孔,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出色的工作和事业;也许,她闲下来就会整日唠唠叨叨地让你好好学习,让你好不心烦;也许你会觉得,她的卑微有时会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也许,你会在某天某日和她争论不休……
我们家很多年前,开了一个毛衣加工店。记得有一次要过年了,店里生意很忙。而我却让妈妈给我织一件羊毛衫。妈妈因为忙,耽搁了。不懂事的我,认为妈妈不爱我了,和妈妈吵了起来,口不择言地说妈妈是老巫婆!气得妈妈哭了起来。那天夜里,妈妈没有回家睡觉,我以为她在生我的气。第二天早上,等我醒来时,我发觉我的床前竟放着一件崭新的羊毛衫。原来妈妈一夜未眠,连夜为我织了这件羊毛衫!看着妈妈那双因熬夜而红肿的眼睛和疲惫的面容,我一下子哭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念起这首诗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妈妈那疲惫的面容,禁不住心里一阵阵疼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母爱,我永远记在心中。
妈妈,生命来自您,含辛茹苦、风霜雪雨中交织着你不知疲倦的身影。请让我,为您按摩你劳累的双肩,为您洗刷饭后的碗筷,为您洗净换洗的衣服,让您轻松轻松;让我为您舒展您拧起的眉头,为您摘掉鬓边的白发,让您的笑容永远绽放在我的心中;让我轻执您的双手,和您享受一次我们的春天!
母爱深深,深深母爱,为母爱喝彩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实质是谈母亲对子女的爱,只有爱的方式恰当,才能培养出出色的、幸福的孩子。审题时可抓住原文中“为了我这样的笨鸟儿子,她一直甘愿俯下身来,举起那只负重托举的矮树枝,让我能享受到那份站在枝头的喜悦”这一关键句来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任选一题:
(一)材料作文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将军的妻子得了重病,按照秘方,吃一百个麻雀的脑子她就会痊愈。看着笼子里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麻雀,将军的妻子想:为了我一个人的生命难道要残害这一百多个生灵吗?我宁死也不要这样!于是他叫仆人把麻雀放生了。但过了两个月,她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一个叫武堂的人,有一天带着他的儿子去打猎,遇到了两只鹿在嬉戏。武堂开弓放箭,射死了小鹿,那只母鹿悲伤欲绝,舔舐小鹿的伤口,武堂又开弓射死了母鹿。过了几天,武堂又领儿子去打猎,在路上遇见了一只鹿,武堂照旧开弓放箭,但这一箭却射中了他儿子。武堂抱着他的儿子大哭,但无济于事,儿子已经死了。
  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以这些思考与联想为依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作文
  题目:祁连山断想(作文要求同上一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校园见闻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校园”限定取材范围,“见闻”点明取材途径,凡是在校园里看到的或听到的,都在选材之列。一篇作文要写几件事?题目不作限制,所以可写一事,也可写二三事。不写完整的事件,写场面,写典型细节,剪辑画面,拍摄特写镜头,都可以。只要是“见闻”,就可以写。但不管写什么,都要有鲜明的主题,能反映校园崭新的时代风貌。只写当今的校园当然可以,如果能够“见”新颜,“闻”旧貌,通过对,比来表现校园今昔巨变,岂不更好!
思路之一:先交代时间——新生注册那一天;接着描写场面——校园分外热闹,母亲父亲送子女来校的,姐姐哥哥陪弟妹注册的,熙熙攘攘;再写两个父母的对话——对子女不放心;最后写自己的沉思——不做抱大的一代。
思路之二:宣传栏是学校文明的窗口,今天宣传栏前又站满了同学,我走近一看,原来是X X
X同学拾到五千元钱交还失主,失主送来了表扬信。我听到同学的议论,这位同学原先还偷过东西呢。我想,精神文明建设使同学们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
思路之三:今天的校园喜气洋洋,新盖的科技大楼竣工剪彩,省教委颁发的“文明学校”金匾挂在大门口,还有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的喜讯传来……我一边看一边想:改革开放,旧貌换新颜!
[写法]
开篇可用拍摄特写镜头的写法,把“我”见到的场景一下子推向读者。比如思路之一,可先写新生注册父母包办的场面,思路之二可先写宣传栏前同学们争相观看的远景,思路之三可先写科技大楼竣工剪彩的情形,这样开头自然活泼不落俗套,有的还可以构成悬念。
主体部分要让“我”作为线索人物穿针引线于把所见所闻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思路之二,宣传栏前的热闹吸引“我”前往观看,于是看到拾金不昧的表扬信,了解到把五千元钱交还失主的过程,于是听到同学们谈论拾金不昧者的过去,知道他曾做过小偷,这一“见”一“闻”形成强烈的对照,“我”自然而然顿生感慨,收束全文乃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没有“我”作为线索,这些校园见闻便难以形成一个整体。
这篇作文也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用一根思想的红线贯穿全文。比如思路之三。可总写校园新貌,再分写剪彩、挂匾、获奖,并夹以画龙点睛的议论,最后以议论抒情收束全文。这样用歌颂教育硕果的红线,穿校园见闻的珍珠,不失为另一种较好的写法。
常见的失误有:选材不典型,主题挖掘不深;不能在一个鲜明的主题下选择、组织材料,缺乏必要的过渡,神散形也散。
[同类文题]
1、校园新风(此题要求反映校园的新风气,应围绕某一种新风气选材。)2、校园新事(要抓住“新”字,从现实生活取材,忌以旧充新。写一事反映学校新风尚即可)3.校园中的文明之花(选材限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是在校园的范围内,宜夹叙夹议,亦可适当抒情。)
4、校园处处有雷锋(选择材料要考虑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特色,而且不止一时一事,才能扣住“处处”来写。)
5。发生在我们学校里的小故事(此题的中心词“故事”,暗示作文要有一定的情节;修饰语“小”,可见不必追求大题材;地点在“我们学校”,千万别写他校的事。)
6.校园喜事(此题要抓住“喜”字选材,思路之三的事都属“喜”之列。) 7.校园趣事(此题要抓住“趣”字—,要选择有趣味的事情来写。)
8、校园怪事(此题要抓住“怪”字,但不是写稀奇古怪之事,而是写令人感到奇怪而具有积极意义的事。)
9、校园风波(“风波”是纠纷的意思,发生在校园里的德、智、体方面的纠纷都可以写。)
10、校园又有新热点(此题要联系中学生活的实际,寻找新的热点话题来写,表现中学生追求。)
11.熄灯以后(此题只限定时间,谁发生什么事可自由选择,是写中学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周围很多古代遗址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电视上几个戏曲节目备受欢迎,书市上古代文化类的图书也在悄悄升温,在重大的节日里很多人都穿起了唐装……传统的历史文化气氛笼罩着我们的生活。就连2008年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盛会,也提出了“文化奥运”的全新理念。
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传统,对于今天的文化意味着什么?作为生长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去弄明白的事情。
请以“文化与传统”为话题,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与话题有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题目。2004年广东作文题为我们开了个好头,体现了新课标的方向: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关注它们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思考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高考作文的一个新方向。
具体到“文化与传统”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文化是传统的载体,传统是文化的渊源;文化是民族个性的张扬,传统是民族历史共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传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样的理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来审视材料中所谈的发展变化,才能高屋建瓴,洞明其深层意味;连缀现实语料,落笔成文,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文章。其中,切实地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是根本。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