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6 18:47:39
【 大 中 小】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块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块。 冰感叹道:“沙漠是冰的地狱,北极才是冰的天堂。” 沙对冰说:“冰在沙漠里才珍贵,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你从上面的文字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在正确理解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由于气温骤降,突降大雪,不少汽车陷在雪地里动弹不得。有些人结伙给人推车,并收取一定的报酬。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简直是趁“雪”打劫,什么事都向“钱”看齐,现在的人怎么都掉钱眼里了呢? 有人说,无私奉献固然可敬,但是付出劳动,收取报酬,也没什么不可以。 还有人说,现在有些人总喜欢站在高处“指点江山”。轮到你,你会奉献吗?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写作题 仔细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人间到处是一片废墟。有两个美国人,去访问一家住在地下室内的德国居民。离开那里以后,两个人在路上谈起了观感。甲问道:“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乙说:“一定能。”甲又问道:“为什么回答得这么肯定?”乙反问道:“你看见他们在黑暗的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甲说:“一瓶鲜花。”乙于是说:“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艰难的境地,还没有忘记鲜花,那他们一定能在这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32分)。 王安石以新法佐宋神宗治天下,而是非相乘,卒至于乱。说者谓靖康、建炎之祸,皆由所为,故追论之,若其奸有浮于章惇、蔡京者。嘻,此曲士之论也。 说者曰:祖宗之法,不当变也。夫祖宗之法,诚不当变。然宋之祖宗,与三代之君何如?以三代之法,不能无弊,而有忠、质、文之变。宋之祖宗,岂有万世不变之法哉?且庆历之初,杜、范诸公已有欲变之者矣。后此又数十年,弊当更甚。当时如吕正献、苏文忠辈,亦尝欲变之矣。向使安石能待其学之既成,而后出图天下之事,视其可变者变之,不可变者因之,有功则已不尸,无功则又集天下之公议,精思而熟讲之,安见变法之非至理哉?而惜其不能待,故无成也。呜呼,成败岂足论人哉! 说者又曰:志太高也。夫以汉文帝、唐太宗为不足法,而望其君为尧、舜,诚高矣。夫人臣事君而不举其至高者以为责,岂忠乎?且尧、舜之政,亦未尝不可行也。天地所留,方策所布,神而明之责在后人。向使诸君子不以天下马安石一人之天下,而虚衷和气,相与于成,尧舜岂不可复见哉?乃安石以躁成其愤,而诸君子亦以愤成其偏。安石诚有罪于诸君子,而诸君子亦不能告无过于安石也。 说者又曰:听用非人也。夫以当世元臣故老、正士贤人,皆环向而立,而无一人之助,小人遂乘其孤而阴用之,岂安石之心哉?程子曰:“新法之行,我辈有以激之。”洵定论也。 然则宜何等乎?曰:安石有治天下之才,而未知治天下之道;虽有乱天下之迹,而实无乱天下之心。诸君子特以其据位之久,得君之专,而史意气高远,议论谲肆,虽竭天下之才智以攻之而不能摧,辩之而不能屈,故积其攻之辩之之气以出于正,而元祜之诛求;又积其不能摧不能屈之气以出于邪,而为绍圣之报复:宋之为宋不支矣。呜呼!此岂一人之罪哉! 吾常见范增之事项籍,不用而愤惋以死,谓其弊在居家好奇计耳。霍光之受天任也,不学无术,后世讥之。夫计与术,皆不得已而用之者也。人以为奇,我以为常,乃善耳。术者,亦必本乎学也。苟无其学,斯无其术。安石虽非不学之流,而实有好奇之志,故亦适成其无术耳。然则安石者,乃范增、霍光之等也,若章惇、蔡京,小人之尤,岂其伦哉? 吾不忍以安石之贤而见诬如此,故为一言。 (清·方孝标《王安石论》,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是非相乘,卒至于乱卒:最终。 B.有功则己不尸尸:占据。 C.小人遂乘其孤乘:趁着。 D.术者,亦必本乎学也本:根本。
|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然宋之祖宗,与三代之君何如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①安石诚有罪于诸君子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①诸君子特以其据位之久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逆秦邪 D.①人以为奇,我以为常,乃善耳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有人说祖宗之法不可变,作者认为,宋朝的法度也不应该是万世不变韵,只是王安石操之过急,才导致失败,不是变法本身的错。
B.有人批评王安石志向太高,作者认为,如果反对者能抛弃偏狭,与正安石和衷共济,相互支持,即使是尧舜之政也有可能实现。
C.作者认为王安石有治天下的才能,无乱天下的本心,但由于不通治国之道,用人不当,陷入党争之中,终于导致宋王朝的大乱。
D.作者认为计谋与权术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用的,王安石虽然不是不学无术之辈,但追求奇功、治国无术也是不争的事实。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向使安石能待其学之既成,而后出国天下之事,视其可变者变之,不可变者因之。(5分)
译文:
②然则安石者,乃范增,霍光之等也,若章惇、蔡京,小人之尤,岂其伦哉?(5分)
译文: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以“生活的境界”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