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8 16:51:42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甚至“不材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质量都不如刘长卿和十才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C.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如果一个人在品德上有问题,那么才能即使很出众,也是要不得的。
B.同济大学教授张生撰文指出,周立波的表演表现了低下的思想和肤浅的教养。这引发了国内第一脱口秀达人周立波微博骂战。
C.辛卯年祭孔大典以体现儒家文化精髓,以给人精神上的洗礼、文化上的感悟和视觉上的冲击为总体定位,既弘扬传统,又出新出彩。
D.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相继碾压,18名路人先后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发现后施以援手,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青/舌葬/怨人可/缺毋滥
B.漂/淡差/考书门/直栏横
C.候/机古/一那呜/细嚼慢
D.射/积制/子儿风/息以待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弥补?贤彗?谛听?插科打诨
B.枯燥?蓑衣?罪孽?礼尚往来
C.敲榨?窒息?销魂?冠冕堂皇
D.秉赋?箫鼓?诡计?残羹冷炙  



5、单选题  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弥漫   缧绁   真知灼见  毋庸置疑
B 惨淡    肃然   目瞪口呆  摧古拉朽
C 殆尽   铭记   可歌可泣  黔驴技穷
D 疲倦   严峻   瘟疫蔓延  勤能补拙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