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 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②桃花红似锦, 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 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释:①这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者因避乱流寓蜀地梓州。
②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③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小题1】颈联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作用何在?(4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请概括出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描绘了一幅桃花锦簇,柳絮纷飞的明艳春景图。(1分)运用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1分)反衬出诗人离愁难遣,怕和友人后会无期的伤感。(2分)
【小题2】
①对儿时友情的惦念;②久别重逢,乍逢又别的不舍;③不知与友人能否再相逢的伤感;④对自己迟暮飘零,前途未知的喟叹。(前两点每点1分,后两点每点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诗的后四句写景,另起了一个头,颈联和颔联似乎毫无相干。其实,这景物描写,全是从上文的“别筵”生发出来的。尾联结句“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恼怒春色“无赖”,是因为它“触忤”了“愁人”;而它之所以“触忤愁人”,则是由于后会无期,离怀难遣,对景伤情的缘故。颈联中的“不分”和“生憎”,恰恰成为绾合上半篇和下半篇的纽带,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完美的诗的整体。全诗句句提得起,处处打得通,一气运转,跌宕起伏;而诗句的措辞,脉络的贯通,则又丝丝入扣,在宏大中体现了精细的特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送路六侍御入朝》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前四句写送别之情,后四句写别时之景。全诗跌宕起伏,一气运转,脉络贯通,丝丝入扣,在宏大中体现了精细的特点。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骚人”指屈原。
(1 )从整首词来看,作者吟咏的对象是? 花,不仅写出了它的外在美,即? ,更写出了它的内在美,即?。(后两空都不得超过5 个字)
(2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那么这首词呢?请从表达方式这个角度对这首词进行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桂?淡黄的颜色?浓郁的香气。
(2 )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论为主,称赞桂花“第一流”、“冠中秋”,并且批评先贤,为桂花抱屈,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可谓别开生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与歌者米嘉荣①
唐?刘禹锡
唱得《凉州》②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 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注:①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凉州》是具有奇特之调的曲子。
小题1:概括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米嘉荣是技艺高超出类拔萃却遭人冷落的老艺人形象。(2分)用《凉州》曲调的不同寻常,衬托米嘉荣高超技艺。“旧人唯数”,又从正面突出米嘉荣,更能获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3分)
小题2:表达诗人无限辛酸和愤世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诗歌鉴赏: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本诗从反面落笔,于温柔敦厚中透愤懑不平。《凉州》是具有意外之声、奇特之调的曲子。《凉州》曲调的不寻常,衬托着米嘉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技艺。“旧人唯数”,从正面突出米嘉荣。因为,米嘉荣的技艺越高超,就越能赢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
小题2:“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笔锋一转,突出题旨。米嘉荣一身绝技,理当受人敬重,可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意思说:时世如此,您还是将就点,将白了的胡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轻人吧。劝慰之中,暗含着无限辛酸和诗人自己的愤世之情。被时人视作“宰相之器”的刘禹锡,由于政见不同而遭贬逐或投闲置散。如果要争取进用,就得放弃自己正确的政见,这就正像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染髭须”去“事后生”。刘禹锡反对“时世轻先辈”,却奉劝人们“染髭须事后生”,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含着泪水的笑意,而自隐藏着讽刺的锋芒。“ 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锐泼辣为含蓄蕴藉,化急切直率为委婉淳厚,使诗意更为隽永深长。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晚
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小题1:作者选取了哪些晚春特有的景物来体现晚春的?请作简要说明。(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本诗选取了依依的杨柳和飘落的花这两种景物来体现晚春的特点。“柳依依”
自然不是枝头新绿,而是长条低拂;花不是正在绽放,而是已经凋零,这两者正是晚春特有的
景物。
小题1:①因友人不在身边的寂寞感伤。睹物思人,但朋友已是“笑语稀”,作者感伤之情油然而生。②生命短促、来日无多的感慨。诗人倚杖怅然面对缓缓坠落的夕阳,感叹这一年的春天又过去了,人生的春天也要过去了。不由得想起人生匆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判断景物+具体阐释,4分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概括感情+具体分析,4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3)?,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司马迁《报任安书》)
(5)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参考答案:(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舳舻千里,酾酒临江(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子见。(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谏”“栏”“舳舻”“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