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细细体味这句话,确实如此,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眠。因为,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躲不过良心的审视,尤其当午夜梦醒时,也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此时怎样才能安然入眠?你是否认为这时拥有一个“温柔的枕头”很重要?
请以“良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年轻农妇到一家旅游文化公司应聘。
招聘者问:“你们都有什么专长?”两个大学生都回答说:“我是大学生!”
农妇说:“我没有文凭。”说完拿起一把剪刀,一张纸,马上就剪出一幅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
公司拒绝了 两位大学生,招聘了年轻农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命题直指“教育困境”这一热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显,使一直遭受非议的教育问题浮出水面,成为受人关注、亟待解决、具有反思价值的热点。阅读材料时,审题的关键在“专长”与“文凭”两个词,大学生落聘,是因为只有文凭而没有专长,年轻农妇之所以成功,靠的正是剪纸这一技之长。这个带有反差性的结局,引发人们思考背后的深层原因,即大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后,立意角度还是比较多的。可以反思中国教育,揭示当今教育应试至上、高分低能、束缚个性、盲目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僵化、忽视动手能力、欠缺实践锻炼等问题,辩证认识学历与能力、文凭与专长之间的关系,提倡学有专长,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可以论述实践能力的重要,强调实践出真知。还可以从农妇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这一角度出发,思考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以此论证能力才是硬道理。当然也可以从大学生落聘事件中辩证看待一时得失,提倡“为自己恰当定位”,找到自己的舞台。写作此题需要注意的是,要理性、辩证地剖析问题,阐发道理,不要因情绪过激而失之偏颇,尤其不能就此认为“读书无用”,或者极端地宣扬“实用”至上,贬低知识的价值。写作时要联系教育现实,学会运用典型论据,如乔布斯,盖茨,唐骏,韩寒等,增强文章说理的力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新闻乌龙事件一再发生:“济南市民哄抢景观花”风波,正当大家纷纷声讨市民素质低下时,济南警方出面证实景观花是赠送,不存在哄抢;网传“中国大妈讹外国小伙”,后北京警方证实老外无照驾驶摩托撞倒大妈;一则“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的报道感动无数人,然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这场“人间真情”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有人惊愕,有人懊悔,有人反思。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盲目从众不可取
近年来一再发生的新闻乌龙事件:“济南市民哄抢景观花”风波,大家纷纷声讨市民素质低下;网传“中国大妈讹外国小伙”,人们议论纷纷;“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的报道感动无数人。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让人惊愕、懊悔、反思。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拒绝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是不好的。乌鸦看到大雁井然有序地从天空飞过,也想学大雁般列队飞行,结果以失败告终。无独有偶,寿陵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但折腾了许多年,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由此可见,“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盲目从众,丢掉的是财富,2009年“股神”巴菲特重投中石油,中国的万千股民散户纷纷跟进。绝大多数从众的人中了中石油的套,巴菲特一次抽走20亿美元,这可都是盲目从众的中国股民的财富啊。在诱惑面前,切勿急功近利,盲目从众,不然失去的财富不但一去不复返,反而落个倾家荡产。
盲目从众,毁掉是名誉。曾经的“打工皇帝”唐骏,为了给自己添彩加油,盲目跟从名人学历高,出身好,资格老的风气,伪造自己的加州博士文凭。但被专门学术打假的方舟子拆穿,指认唐骏非但无博士文凭,而且他文凭书上的大学实为美国一野鸡大学专门兜售文凭证书。唐骏的盲目从众,贴上自己脸上的不是金,而是灰,毁掉自己驰骋商场多年的声誉。
盲目从众,断送了良好前程。京城歌星满文军已不再是一张嘴而粉丝乱叫的满文军了,而是一个聚众吸毒的不法分子。这在他面对群伴醉生梦死的吸毒诱惑下,盲目跟从时早已注定。本来已经撕开良好前程的满文军,却在人生路上自己跳进了深渊,他的盲目跟风,毁掉了他的声誉,更断送了他的前程。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盲目从众的,同样是面对“GE模式”的席卷而来,海尔掌门人——张瑞敏却没有盲目从众,他邀请国内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到青岛坐而论道,以批判的眼光评价“GE模式”。张瑞敏倔强地保留了自身的个性,也成功造就了海尔的辉煌!毕加索不盲目从众,以全新艺术视角阐释绘画理念,开一代现代主义画派的先河,成为世人最仰的绘画大师……所以,在“从众效应”面前,我们应当坚守自身的准则,理智看待从众现象。
理智看待从众现象,必须坚守心中的准则,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是缺乏自制力与思想的小孩儿的行径,心中有准则的人做事会三思而后行。只有恪守心中的准则,才能在红灯亮起时停住脚步,才能在众多学生休憩时焚膏继晷、挑灯夜战,才能在人潮涌动的社会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朋友,请勿盲目从众,不然,你总会失去点东西。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首先要审清所给材料,材料中说,新闻乌龙事件一再发生,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有人惊愕,有人懊悔,有人反思。在立意时既可以从新闻媒体的角度,也可以从公众的角度:①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拒绝盲目从众。②公众对新闻媒体快速发出的新闻,不要盲目听信,要多一份谨慎和理性质疑精神。③新闻媒体应当坚守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提高公信力。④真相终将水落石出,假的终究是假的,谎言掩盖不了真相。⑤网络言论自由的利与弊。⑥网络亟待出台相关法规规范网民言论。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议论文。
法国电影明星洛伊德有一次将车开到检修站修理,接待他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工。洛伊德是巴黎女性迷恋的对象,而眼前的这位姑娘却丝毫没有流露出兴奋和特别的热情。“你喜欢看电影吗?”洛伊德禁不住问。“当然喜欢”。女工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你那么喜欢看电影,你知道我是谁吗?”“当然知道,你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影帝洛伊德了”,女工一脸平静。“既然如此,你为何对我这样冷淡呢?”洛伊德更不解了。“不!您误会了。我没有冷淡您,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影迷离不开您,驾车的人也离不开我。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即使您不是明星,来修车,我也会一样一样好好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是这样吗?”这位平和自信的女工的一番话,让傲慢的洛伊德沉默许久许久。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做一个独特的自我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第一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蠢材。”恰如其分。如果人的思想都近乎相同,那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再是五彩缤纷的了。
别让自己的思想棱角被他人磨去,要坚持自己的独特。
正如情歌中有“情歌王子”张信哲《爱如潮水》般的缠绵,也有“苏式情歌”经典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的悲凉;有“歌圣”张学友《饿狼传说》般的火热,也有“浪子歌手”齐秦《大约在冬季》的隽永。没有思想的棱角,便没有个性的纷呈;没有个性的纷呈,便没有了自我。别让自己的思想被他人的言论所掩盖,别让自己的个性被别人的思想所修剪。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盲从。试想,没有苏轼、辛弃疾们的张狂个性,怎会有豪放派“大江东去”和“沙场秋点兵”的绝世气概?没有柳永、李清照们的多情伤感,怎会有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一唱三叹?
因为思想的棱角,诗人才有了万物复苏、充满勃勃生机的“无边光景一时新”式的春天;因为思想的棱角,哲人才有了阳光明媚、裙带飘飘“今听玄蝉我却回”式的夏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旅者才有了落英缤纷、寒秋独立“霜叶红于二月花”式的秋天;因为思想的棱角,乐者也才有了寒梅独放、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冬天。
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独特的想法呢?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得到的永远不是最好的。正如为埃及送去萝卜的两个商人一样。第一个之所以得到了金子,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做的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个”。第二个商人照搬旧例,缺乏棱角,所以他只能得到萝卜。
泰戈尔说:“别踩住我的思想。”我说:“别修剪我的个性。”这个世界需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概,也需要“惟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慨,既需要“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哀婉,也需要有一种“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超然旷达!
坚持独特的“自我”,保护好自己思想的棱角,切莫盲目追随。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构思时,可抓住材料内容进行分析,从材料叙述的事件来看,本材料涉及两个对象:1、电影明星洛伊德,2、年轻的修车女工。因此,作文可从洛伊德的角度立意,可从修车女工的角度立意,也可从综合角度立意。整体方向比较明确,不难把握。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年轻人不要盲目跟风(从材料中“年轻的女工”对年龄的强调,“洛伊德是巴黎女性迷恋的对象”可以得出。)?
2、拥有正确的心态(从材料中修车女工的看到洛伊德的反应:“丝毫没有流露出兴奋和特别的热情”,“女工一脸平静”等处可以得出。)?
3、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不必自我抬高地位(从材料中“洛伊德更不解了”、“傲慢的洛伊德”等处得出。)?
4、①正确认识自身价值,②平等待人(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待),③正确的服务态度,④人人都是平等的,⑤我很重要⑥名人也是人,不必特别优待(这些角度可从女工最后的一番话“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影迷离不开您,驾车的人也离不开我。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即使您不是明星,来修车,我也会一样一样好好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得出。)?
5、自信使人美丽(可从“这位平和自信的女工”得出。此立意需要注意:这里的“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价值的基础上自信,是普通人的自信,行文时需要有一定的范围界定,不能泛泛而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