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也存留着许多定格的瞬间,或者美丽或者感动或者震撼或者……
请以“定格”为写作话题。自定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写作(40分)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转折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直直的通向尽头。当遇到阻碍、迷路和困苦时,请学会--转折。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
风雨如晦的年代,“信念”两个字激励了多少年轻人的拼搏;“救国”两个字点燃了多少年轻人的人生灯塔。一个少年,沸腾的热血里奔涌着激情,不屈的骨子里支撑着尊严。他从中国只身赴日,只为学医以挽救国人的生命。然而,当他的尊严受辱,他猛然惊醒:一个人可以没有强健的体魄,可以丢掉他宝贵的生命,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高贵的思想!弃医从文的转折并不代表他放弃了救国的道路,相反,当“鲁迅”的名字响彻中国,那个信念才得以成真,而那曾经年少的男孩,也使自己的人生矗立起了一座丰碑,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永恒的坐标。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尊严。
韩信面对羞辱他的勇夫,并末逞匹夫之勇,转而取了世俗眼中的奇耻--受胯下之辱。司马迁面对卑鄙至极的刑罚,并未图匹夫之志,转而取了世俗所不容的奇耻--接受宫刑。“尊严”两个字并不等同于“不屈”,失去小小的礼节,舍弃旁人的嘲讽,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尊严。在世俗面前,转折取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必将实现梦想,而同时,也换回了人生的至高尊严。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
荒凉的莽山,平淡的日子,个个叫张文举的男孩却偏有一个文学梦。那个梦,是轻轻的风吹着静静的云;那个梦,是乘着风驾着云驶向辉煌。然而,一封封的退稿信中,编辑对他说:“虽然你在文学上很难有突破,但我发现你的字越写越漂亮……”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他戴着“著名硬笔书法家”的头衔,在日本、在欧洲、在美国做展览时,他只是对着摄像机说了一句:“人生有时真的要转个弯。”转折,并没有打碎他飞出山谷的梦。相反的,转个弯,旁边就有通向成功的坦途!
人生的路,不可能一直到底:人们的选择,也不能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转折之后,梦想自会实现,信念终会成真,人生也会走向辉煌。
摒弃世俗的的眼光,在艰难的迷途上做个转折吧。
转折
——十个海子的复活
2003年3月26日 晴
“献祭的黑毛羊死在三月四月的中间/众人的身后你活在三月四月”
这首诗献给你——消失在三月四月中间的大地之王——海子。
每年的今天,都会想起你,和你所有的诗。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这是你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首短诗,然后,你就离开了,带着你一生不变的坚持,到天堂,继续唱你的夜歌。
但是,我想,假如你真的还活在天堂,那么就不得不承认你死亡,是你生命中的一处转折。因为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的复活——你的诗,连同你的精神,活生生地出现在这个世界,并照亮了它。
你生前的寂寞我真的可以感受得到。在那样一个时代,写作是一条真正寂寞的路。许多文人融入了潮流,去追逐名利、地位而背弃了自己的灵魂。唯有你,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祈求黎明到来。只可惜最终,还是没有人懂你的诗,懂你的感受。于是,你心力憔悴,宁愿沉睡,不再清醒。所以,14年前的今天,你有意离去……
但幸好,你留下了你的诗,和你一生不变的坚持。文学界被震撼了,全社会被震撼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试着理解你。你成了文学界的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神话,诗歌的烈士。于是,我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复活,看到了你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
每一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但却不是每一个失意人的死亡都会成为生命的转折点。唯有用心生活,用心去爱,用生命追逐理想的人才会最终得到人们的认可。
将死视为生命的转折点未免有些悲凉。但也许,有价值的死多少会冲淡这悲凉吧——就像是屈原,或是王国维。海子,你一生追寻梦想,死亡后精神长存于世间,这,便是永生啊!
海子,活着的时候你一定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会被人赏识吧。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消逝之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如你红头发的瘦哥哥梵高,一生静默地守候,也换来了死后的又一次重生。死亡,是你们共同的转折点啊!
小小的星从不被人注意,但当它化为流星,面对死亡时,却倍受关注。很多时候,转折只在生死之间,一线的距离,却相隔甚远。因为逝去的美好,往往弥足珍贵。
人生并非越灿烂越美。许多人一生荣华,死后却被人唾弃。花一样盛开的必将花一样凋落,这是自然的法则。一生默默无语精神永存世间的人,死亡,成了他们重要的转折点,将他们的思想,变成一种别样的美。
人生处处可遇转折,而最重要的转折莫过于死亡——它,将给你的一生,打上一个公平的分数,或使你从平庸变得受人瞩目,或使你从显赫变得万人唾弃。
海子,今天,我再次怀念你。希望这篇日记,为你精神的复活作证,为你生命的转折作证。
14年后的今天依旧春暖花开,我在这里怀念早逝的海子……
这篇考场作文给我们很多启示。作文对海子之死的思考,基于海子人生经历的层面,是诗人生命的一处转折;十个海子在春天复活,则从海子出发,展开联想,向纵深扩展开掘,感悟着生命的意义,揭示出诗人的追求永在。作文选用日记体,便于以一种私人性的话语抒情。日记以一种心灵对话的方式推进:别处不可以想的,日记里可以遐想;别处不方便说的,对话中可以倾诉。作者写作时似乎全然忘记了自我,读者品读时也会深深被海子的命运、被作者的情思打动。
这篇作文之所以特别动人,促人思考,给人启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写自己深爱的诗人,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因此才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也因此才能展示过人的才情、深刻的思想、丰厚的底蕴和出色的文字。
作文的作者是北京师大附中的周婉琪同学。这位同学特别喜欢海子,语文老师把海子的全部诗歌推介给她,并给她一句忠告:读海子,不是读着玩,要以海子为镜子,去认识社会,去感悟人生。周婉琪同学接受了老师的忠告,在日记里一次次追怀海子。模拟考试从二月考到五月,总共写了十来篇作文,无论面对什么题目,“话题”也好,“标题”也好,周婉琪同学十有八九都写海子。六月七日坐在考场上,她理所当然地会写得得心应手,深刻丰富,出类拔萃。
本题解析:
1、题目内涵
表示某个事物的转变、变化。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
2、话题“转折”的分解举例
联想相关事例 分解出子话题
鲁迅弃医从文,更是为了救国 转折并不意味着放弃信念
韩信受胯下之辱,更是为了鞭策自己 转折并不意味着放弃尊严
张文举弃文从书法,更是为实现人生的目标 转折并不意味着放弃前进?
点评:“转折”这个词本身有很多值得审视的地方:“转折”的原因,目的,结果,影响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入题的切入点。“转折”的对象、要素更是我们立意的突破口。记叙“转折”的精彩、艰难、痛苦,论述“转折”的思考、启迪、意义则是我们文体的综合呈现。本题大有可为,是一道何有内涵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请以“游?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叙事完整,有明确的写景段落,写景有特点
3、在叙事、写景中抒情或说理
4、无论抒情还是说理皆自然成趣,有根有据,忌生拉硬扯。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似乎不及
万紫千红美丽;“独挡一面”诚然神勇,似乎不如众志成城
牢固。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世界
需要沟通交融,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
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
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
“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又是一种应该
追求的境界。
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寂寞的清福(学生例文)
时下的年轻人总是习惯说着一句话:拒绝孤独。于是他们欢乐时总愿与人共享,悲伤时也定要向人倾吐。即便到了夜深人静之时,也还要打开电脑,和网友聊上几句,算是排解一下独自一人的失落感。忽然间,仿佛所有人都罹患了“惧怕寂寞”的病症。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抵是不愿忍受独自一人时的空虚的吧。但也有人偏偏就享受孤独。几年前读到卢梭,他曾说自己最爱寂寞。寂寞之时,他可以屏气凝神,思考人生问题,甚至听到上帝的声音。当时我总觉得卢梭这人多少有些神经质,竟然更乐于过与世隔绝的生活。到了后来,又读到一首诗。诗中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不知怎的,我一下子便爱上了这首诗。有人说,它表达了一种不为人知的寂寞。的确如此,细细的雨丝打下来,微冷的凉意使人的心忽地安静下来。再看着花瓣飘零,便自然而然地使人觉得这世界静的只剩一人。它的诗意,是来自那份寂寞。
于是我意识到,现在我们身边之所以少了些诗意,也许就是因为少了这份寂寞吧!正是现在的社会给了我们无论相隔多远也能够保持联系的机会,才让我们丧失了这种独处时才能静享的诗意。因为没有了多余的空间,所以少了距离产生的美感。这就仿佛是一种讽刺:发达的科技为人与人之间拉近了距离,人们却反而不懂得如何在彼此之间留下一些空白。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难道就真的排遣掉这份孤独了么?学生们在生日派对上的狂欢,上班族夜间在KTV的纵声高歌,夜猫子们上网熬夜聊天,这些真正为他们去走孤独了么?也许并没有,他们时刻想要人陪伴的心情,只是为这灯红酒绿的世界平添了几分喧嚣。人们摆脱了形式上的孤独,却未能填补心灵上的空洞,他们从这浮躁的社会中,只得到了空虚。
这时,我觉得自己似乎能够理解卢梭喜爱寂寞的原因。这就如同诗人在寂寞时写出了优美的诗句,音乐家在寂寞时谱出了清丽的音符,让自己处于寂寞之中,心就能彻底的安静下来,静得你可以察觉自然的气息,静得你能够仔细体味人们之间微妙的距离而带来的无限美感。真正的寂寞,是可以填补空虚的心灵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享受了孤独,于是获得了自在。因此,何不接受孤独呢?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它所带来的寂寞,不正是一种清福?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已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重要啊!”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输得起的赢家
“零和游戏”是博弈论里的一种形式,其基本规则是任意局面中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赢,要么输。这表示局中双方是始终对抗的,一方利益的增加必然意味另一方利益的削减。这是个火药味很浓的“丛林法则”。
今天这个时代里,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竞争与战斗成为人们向往并习惯的生存状态。市面上充斥着的各种成功学宣示着一句响亮的誓言:我要做人生的赢家。可是,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也许不总是。“赢”的渴望固然让人充满向上的动力,但我担忧的是,激变求进的功利心态是否会让真正的理想远去,让和谐共生的环境退化,让坦然安静的生命喧闹不堪?
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输”的文化。
任何一个想“赢”的人都要能“输得起”。什么叫做“输得起”?不是“跌倒就再爬起来”就叫输得起,这顶多是在行为上积极反抗输的结果罢了。“输得起“是从内心里服输,有认输的勇气。坦白地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坦白承认自己的渺小与无力,是一件需要大智慧的事。俄罗斯撑杆跳项目的“女王”作为荣誉无数的“老将”,在奥运会上的失误频频,最终落败,但她面对观众与媒体的镜头,笑得那么从容,仿佛在不无遗憾的说:“好吧,也许是我老了。”文学大家巴金拿了一辈子的笔,晚年竟说自己称不上是“作家”。这不是矫情的自谦,而是在参悟文学义理之后的诚实的自评。
会“输”的人明白天外有天,所以他们懂得敬畏;会“输”的人明白前进的必然,因而他们懂的欣赏。孔子是大圣人了吧,可他承认在很多方面不及弟子,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放低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美国总统卡特连选失败,够丢脸吧,可他真诚的祝贺了继任者,并在余生仍致力于社会公共事务,因为他知道竞选中不论输家赢家,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可见,“输得起”的人更从容、大度、真诚、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不是一个攻击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前进的过程。胜负并不是最重要的,收获、学习、自适才是重要的。
任何一个想赢的的社会,都要尊重“输”的价值。在一个社会里,价值观念应该是多元共存的,我们鼓励良性的竞争,也要宽容光荣的失败;我们崇拜强者,也要尊重弱者。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有利于创新,也才更有人情味。
输得起的,才是真赢家!
本题解析:
(一)对材料的理解
这是一则就孩子学习问题的家庭对话,对话背景是孩子小轩的一次考试成绩被同桌超过,爸爸妈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小轩在一旁没有表达意见。材料中妈妈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鼓励孩子打败对手,要有竞争的意识和不服输的劲头;在社会上从事其他行业也当如此。爸爸与妈妈意见不全一致,他以隆·克拉克的教育方法为例,认为要为别人好的表现高兴,也不要为自己输给别人而生气;这是人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它也会促使孩子的成绩变得优异,人也会变得彬彬有礼。 小轩在一旁没有说话。
(二)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1.材料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三个角色:爸爸、妈妈、小轩。三个人就教育问题或有意见表达,或有神态表现,体现各自观点和态度;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也反映在教育以外的其他领域。学生可以就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
2.写作要求(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可从爸爸、妈妈、小轩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三)立意方向参考
1.妈妈角度
①从小应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如果未针对“从小”“孩子”等关键概念或不在教育的范围讲竞争,内容分考虑在二等);②人就是要有不服输的劲头,才能立足社会,取得成功;③人生最重要的是战胜别人,才能有成功的人生。(观点2、3近似。对妈妈的观点可以做否定的立意,如“无须与他人争高下,何必争输赢,自己有进步有收获就好”“人生不是以打败他人为荣,而是寻求彼此共同的进步”)
2.爸爸角度
①好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具有好的思想品德是分不开的;②我们需要有教学生做人的教育(学生阶段人的教育不可或缺);③不光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④胸襟宽阔、平和谦逊的人更能取得学习或事业上的成功;⑤竞争不用你死我活,而应该彼此学习共同进步;⑥能对别人的长处赞美是一种胸怀,是立足社会的重要品质。
(三)小轩角度
①教育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②对自己的事情,孩子要学会(敢于)表达意见。
(四)综合角度
①教育评价固然要关注考试成绩,但更要看重素质教育;②不要单以成绩评价学生,个人的品行考察才是最重要的;③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孩子自身缺位,没有参与权,影响其创造力、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④妈妈在教育中的强势地位,对孩子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⑤谈论教育与人的关系(育人在整个教育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的关系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