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雪水河
阿红
雪水河
是太阳和雪花的女儿
天山并没有恩遇她
一路给摆满了卧牛石
她毅然从雪峰上下来
连眼皮也没皱
一步一声巨响
像夏雷滚滚而过
一步一串浪花
像茉莉花倾满了河
流着,她一路流着
太阳的激情
雪莲的纯洁
鹰鹫的勇敢
塔松的坚毅
和她奔向绿洲的拼搏
A.“雪水河/是太阳和雪花的女儿”这出奇的想象使“雪水河”成为一个柔美的艺术形象。
B.“天山并没有恩遇好/一路给摆满了卧牛石”,这是“雪水河”的“人生道路”,使“她”必然获得由磨难而来的阳刚之气。
C.即使是写阳刚之气,作者也不忘完美和和谐谐的境界,所以“雪水河”顽强的前进是“一步一串浪花/像茉莉花倾满了河。”
D.“雪水河”是一个人格化的形象,她集激情、纯洁、勇敢、坚毅于一身,是作者心目中完美女性的象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诗歌往往借助一种形象,来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赏析诗歌时应把握诗歌形象,并通过对诗歌形象的分析,探求其中孕含的社会意义。这首诗通过“雪水河”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为了理想而不畏磨难、冲破险阻、奋勇向前的拼捕者的赞颂之情。D项中“是作者心目中完美女性的象征”分析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 2)“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3)“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
?4)“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
?5)“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
2、1)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
?2)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冶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
?3)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小题1:“江山如有待”运用了何种手法?请赏析其妙处。(3分)
小题2: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②作者不直接述说自己向往大自然的美好,而从对方着笔,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2分)
小题2:①表达出作者喜爱自然、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的思想。(1分);②上片借景抒情,描绘了风景优美、闲适怡人的溪桥野渔图;(1分)③下片用陶潜的典故表达出归隐的意图;(1分)④最后一句运用设问手法,巧妙地明确了作者的追求。(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考生要判断手法,并对手法分析和情感判断。“江山如有待”为作者移用的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遂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
小题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下片抒情含蓄委婉。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然、田园的渴慕之情;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田园风光美好,向往归隐之意,意味无穷。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
(2)问君西游何时还??。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潦倒新停浊酒杯。
(5)?,血色罗裙翻酒污。
(6)此情可待成追忆,?。
(7)?,只是朱颜改。
(8)?,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答案:
1.夕揽洲之宿莽
2.畏途巉岩不可攀
3.使人听此凋朱颜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钿头银篦击节碎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雕栏玉砌应犹在
8.路曼曼其修远兮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午 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长时间,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
②感觉到时间流逝得很快,表明诗人睡得很香很甜。
(2)①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鸟和山都人性化,表达了作者的忧愁。
②采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以窥人鸟的无情来反衬隔水山的有情。
③“悠扬”“宛转”,前者是双声,后者是叠韵,因声见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缠绵不绝的情愫。
④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语意连贯:诗人因鸟唤而梦醒,梦醒而见山,见山而人愁,展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