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东方学家及翻译家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发表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小贩用竹筐挑着两个瓦缸,悠然走在山间小路上。脚下一踉跄,竹筐落地,靠山崖一边的瓦缸从竹筐里滚出来。一直滚下了长满杂草灌木的山崖。小贩看着还留在身边的另一个瓦缸,心头火起。拾起路边的石头将瓦缸砸得粉碎。
不过他又觉得好奇,想看看滚下山崖的瓦缸究竟怎么样了。小贩攀援这杂草灌木往下没有几步,就看见瓦缸恰好被卡在两棵小树之间,完整无缺。小贩一声长叹,拿起石头又将这只瓦缸也砸得粉碎,挑着空竹筐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小贩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地想:我真是太不冷静了。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三思而后动
一个卖瓦缸的小贩,路经山间,不慎一瓦缸滚落山崖,于是二话不说,怒将另一只瓦缸砸得粉碎。又好奇去寻山崖下之瓦缸,那瓦缸竟完好无损,但也毁于小贩的怒火之中,小贩只落得两手空空而回。
其实,若小贩保持冷静,三思而后动,保住一笔财富,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说:遇事而不冲动,三思而后行,此乃为人处事,迈向成功的正确方法。
古人云:“鸟三顾而后返,人三思而后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你是否还记得《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回想春秋,鲁国遭齐国攻打,鲁王向城中选拔人才,曹刿便向鲁王阐述了自己对战役的思考,即战前取信于民,为百姓办实事;战时待机于军,敌三鼓竭而我军击之;战后待敌而动,观其轮蹄印迹,乘其慌乱而追之。最后鲁国大败齐国。曹刿每一步行动都是三思而后行,观敌真正败退才追击,不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正是因为有如此缜密的三思方使鲁国大胜之,三思而后动真乃处事之道也。
再观范蠡、文种,辅佐勾践十年,出谋划策,奔走效劳,十年后大败吴国以至齐鲁,称霸中原,无人敢于争锋。这时范蠡感受到了危机。俗话说:“鸟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经三思后,决定带上妻儿隐居山林,改名陶朱公,保下一条性命。而不听范蠡劝告的文种最终成为勾践剑下冤鬼。
三思而后行成功的事例很多很多,不三思而铸成大错的也不计其数。想一代奸雄曹操,破荆州,下江陵,四酒临江,横槊赋诗,那时是何等风光。只见他挥师百万,驻军于赤壁西岸,欲与孙刘联军一决高下。可当周瑜一施反间计,曹操即怒发冲冠,速斩水军统帅蔡瑁、张允,导致水军无帅,最后一败涂地。这一仗使他蒙受了莫大的损失,怪只怪他缺乏缜密的思考啊。
其实,人生茫茫路途,我们遇到的问题又何止千千万。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的是三思而后动。三思是成功的阶石,我们需一级一级把它铺好。
简评:写作前较好地领会了材料的含义,从中引出了鲜明的观点,并能选用曹刿、范蠡、文种、曹操等典型论据进行论证,论据与论点是吻合的。但论据还是偏少些。使用论据也不够准确,如说“鲁王向城中选拔人才”原文记载并不是这样,原文还把“文种”说成是“韩桃”。语言也不够准确,上文语言已作了一定的修改。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提示,根据故事去感悟,蕴含的道理大都不止一个,但是最好是找到最佳的角度立意,切忌把“走偏门”当做求新。故事体现的哲理至少有:生活中遭遇意外,遭遇失败,遭遇“不公正”不能意气用事,应该冷静地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在没有彻底了解事情真相之前,不要急于下结论;有一些失败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还要将错就错,而不是及时总结及时纠正,必将一事无成。围绕这些哲理,记叙自己的见闻,发表自己的看法都可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泄露了诸神之父宙斯的秘密,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西西弗斯因之遭受了天谴,诸神命他日夜无休地推滚巨石上山。到了山顶之时,巨石会自动滚落下来。诸神认为,没有比这种徒劳无功和毫无指望的劳役更为可怕的刑罚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西西弗斯每一天都还是那副不屈的姿态。
终于有一天,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出一种动感的宏大的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苦难了。当巨石不再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
三百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为他的学生们讲述这个故事时说:“西西弗斯的命运就是人类生活的隐喻。这不是一个哀叹命运的故事,而是一个赞美英雄的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战胜命运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自传体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就是伟大作家——海伦。小说主要讲述了海伦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但是很不幸运,她一出生就双目失明了。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靠着自己的努力,攀登上了科学的高峰,终于成为了伟大的作家。
读着读着,我的脸火辣辣的,头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与海伦相比,我实在是惭愧。记得那一次,我考试考砸了,被父母骂了一顿,和朋友翻脸了,又被老师责怪。当时,我觉得这个世界好灰好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了,甚至想放弃自己,自暴自弃。
而海伦呢?双目失明,学习上有困难,靠着盲文,摸了一遍又一遍,在脑海中想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想出为止。生活上,看不到东西,走了一次又跌倒了一次,直到让自己熟悉为止。她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但是没有退缩,凭着她惊人的毅力,登上了文学的高峰。对于一个盲人来讲那是何等坎坷的路啊!
与海伦相比,我觉得自己的痛苦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天壤之别。与她相比,我的痛苦算什么?简直就是比尘埃还小。我,一个健全的人;海伦一名失明人士。与她相比,我觉得自己是多么幸福,同时,我又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
在人生中,我们遇到的那些不如意的事,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算也算不完。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哪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作啥事都会顺心顺意?没有。在芸芸众生中,我们就像在行驶一只小船。避免不了有时会遇上风暴,撞上大浪。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害怕,那风平浪静的环境总会来到你身边的,那刮风下雨的劣境也总会逝去的。
假如,海伦一出生,就因为那小小的缺憾而放弃,而自暴自弃的话,那么,她还会成为作家吗?一个出色的作家还会诞生吗?
在漫漫的人生途中,那些不快乐,不顺心的事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拌脚石,走在人生路上,难免会被石子拌倒在地上。一不小心跌倒了不要紧,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这小小的挫折,只要你重新爬起来,再继续走,忘掉之前那不愉快的事情,想着自己的前途是那样快乐,那样充实。这样,你的人生旅途一定会无比光明。
加油吧,同学们!努力在这人生路途走下去,幸福和光明的生活正在前面等着我们,离我们不远呢!
本题解析:
立意举隅:
关于命运:你屈从命运,命运就主宰你;你反抗或战胜命运,命运就被你主宰,你也就超越了命运。
关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着本身,而是怎样活着,有意义、有尊严、的幸福感地活着。
关于人生的苦与乐:快乐源于发现;快乐源于创造;快乐在心;快乐是自己赋予的。
关于不幸与幸福:西西弗斯的幸福不是没有苦难,而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的幸福不是苦难给的,而是苦难中的自己给的。
关于人生的智慧和辩证法:西西弗斯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因为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关于拯救:笛卡尔说过,你不救人,也不能被救,但你尚可自救。
关于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心态):承认命运,直面命运,但要蔑视命运,反抗命运,战胜命运。如果西西弗斯下山推石在某些天里是痛苦地进行着的,那么这个工作也可以在欢乐中进行。
关于过程与结果:人生的结果是固定的,宿命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人生的区别和人生的丰富,则全部来源与过程。有人说“怎么过还不是一辈子”,但一个“怎么过”却定义着人生的不同形式,不同追求,不同意义。西西弗斯的故事证明,在人生的厄运中,用积极的态度造就积极的过程,积极的过程赢得积极地结果。
参考题目: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战胜苦难,迎接成功
我命由我不由天
永不屈服,决不放弃
弱者的逆袭
苦中作乐,笑对人生
苦难中,我们自救
直面艰辛,抗击厄运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以“适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学校中,它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评价。此外,它还是对人、对事物的完美评价。有的人为了获得“一百分”而夙兴夜寐;有的人却视“一百分”为草芥。有时,“一百分”可以成就一个人,有时,它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真可谓是,一个“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一百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一百分”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