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8 19:12:18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借助旋风回旋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般奔腾的雾气,空中的灰尘,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苍茫,或许是它真正颜色,大概因为天高远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再说水积聚的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2、阅读题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侏儒记 杜文和 某居室,有一侏儒,二三尺高矮,平素寡言,淡交往,少与人谈笑。易怒,别人笑他不得。然而他也有知交,约六七人,一式的侏儒。六七人昂首阔步于闹市,引众人相顾惊愕,他们自己则浑然不觉,端容正色。偶尔也去郊外原野,唯此时,四顾无人,方显出少有的活跃,奔跑大乐。待到返回居里,遂又恢复先前的缄默。 这侏儒精盆栽事。一庭院陶盆、瓷盆、土盆,全树以怪木:榆桩、病梅、偃柏、蟠松、倒杉……这侏儒常执剪掌刀,揣度盆中树木,时不时施以手术,或假以棕丝,束缚蟠扎。邻人或曰:“人似老孩子,老孩子调教小老树。”这侏儒并不置辩,依旧日日侍弄他的树。 穷数十年功力,盆景艺事大成。一矬松,躯高二尺,摩其干坚韧滑泽,叩之锵然,披枝横迤怒走,短针戟指,底根皆骨出。一虬柏,扭干作数结,枝一往几折,盘旋成荫盖,皮若黑蟒老鳞。一偃桧,枝干委地旁引数尺。满庭院盆栽,老、瘦、怪、古,盈缩一隅却蓄百仞之势。 忽一日,有老叟过此,侧身院中,注视良久,遂自语:“缩龙成寸,蛰伏中暗蕴升空破天气概,豪气干云;弯弓委屈,一身劲势犹在,虽侏儒而心胸广。”这侏儒当即有泪泫然,双手捧古柏给那老叟。 小题1:请分析侏儒的心理特征。(5分) 小题2: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5分) 小题3:本文写侏儒,善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开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戚,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 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轶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期:约定时间。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 [? ]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由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就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纪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逃末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卒所告,皆不实,凡治状愈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 ,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阳侯幸吕太后幸:被宠信 B.往税凡五百金税: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害:害怕 D.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过:拜访
|
小题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列侯贵人
以辟阳侯故②
以勇气闻于诸侯
B.①
因使人欲见平原君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
之力也②严大国
之威以修敬也
D.①
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②精思傅会,十年
乃成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5分)
(2)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