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8 19:12:18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②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③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阳货》)
(1)结合选段①②,谈谈君子该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善恶是非。(2分)
?
?
(2)选段③,孔子强调君子也会有讨厌的人,这和君子量大能容人的德行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4分)
??
?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顷之,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穆宗)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长教士地,不屈——恰当
B.素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憎恨
C.瑞遂病归——感谢
D.提学御史房寰恐纠擿——看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台谒当属礼/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B.昨闻海令母寿,市肉二斤矣/然素闻瑞名,敛威去
C.顷之,复取读/趣执,无使得遁
D.墨多自免去/豪有力至窜他郡以避
3.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海瑞为官“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③发橐金数千,纳之库 
④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⑦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⑦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让老仆人种菜自给,就是为母亲祝寿,也只买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已久,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大臣们争着把物品送给海瑞,皇帝十分愤怒,因而当海瑞上疏时,下令把他抓了起来。
C.海瑞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十分忌怕他,有的甚至自动离职,那些显赫的权贵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
D.海瑞被人弹劾改任南京粮储之职,正好碰上仇恨他的高拱掌管吏部,高拱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使得海瑞告病还乡。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诸 司 素 偷 惰 瑞 以 身 矫 之 提 学 御 史 房 寰 恐 见 纠 擿 欲 先 发 给 事 中 钟 宇 淳 复 怂 恿 寰 再 上 疏 丑 诋 瑞 亦 屡 疏 乞 休 慰 留 不 允 十 五 年 卒 官 赠 太 子 太 保 谥 忠 介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袆,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袆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袆与濂为总裁。袆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袆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粱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袆。王不得已出袆见之,脱脱欲屈袆,袆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袆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节选自《明史·王袆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之——宠:重用
C.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袆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袆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袆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袆具备很高的史学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戒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袆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 杨延昭本名延朗,父杨业。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居。业攻应、朔,延照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时江、淮凶歉,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
?咸平二年冬,契丹扰边,延昭时在遂城。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长围数日。契丹每督督工,众心危惧,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会大寒,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铠仗甚众。时真宗驻大名,傅潜握重兵顿中山。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潜不许。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
?是冬,契丹南侵,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西山,伏发,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进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并命。帝谓宰相曰:“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 五年,契丹侵保州,延昭与嗣提兵授之,未成到,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治其罪。六年夏,契丹复侵望都,继宣逗遛不进,坐削秩,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
?景德五年,诏益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入寇,则屯静安军之东。延昭上言:“契丹顿澶渊,骈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感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秦入不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①甚众。
?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②以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注]①馘(guó):古代割掉敌人的耳朵以计数献功。②榇(chèn):棺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得对,访以边要?访:询问
B.及西山,伏?发:发现
C.继宣逗遛不进,削秩?坐:因犯……罪
D.愿诸军,扼其要路?饬:督促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延昭“智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
②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
③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
④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
⑤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
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但喜欢玩行军打战的游戏。其父杨业是前朝名将,对他影响很大,他颇有父亲治军打战的风范。
B.杨延昭智勇双全,功劳很大,皇帝对他另眼相看,颇为倚重。即使朝中很多人嫉妒他,皇帝也极力保护他,对他言听计从。
C.杨延昭与士卒同甘共苦,自己的俸禄都用来犒劳士兵,遭遇敌人身先士卒,打仗胜利了就把功劳让给部下,所以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D.杨延昭戍边二十多年,不但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士兵的爱戴、百姓的拥护,而且敌人对他也敬畏有加,称他为杨六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羡
碧落下黄泉:穷尽
B、塞上长城空自许: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
烟涛微茫难求:音信
C、栗深林兮层巅:使……震惊
我欲之梦吴越:因为
D、两朝开老臣心:表明
云鬓半偏新睡觉:睡醒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