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8 19:42:5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义?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①②题。(7分)
眼儿媚?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小题1:①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萧萧江上荻花秋”,点明了词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和季节。
B.“做弄许多愁”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荻花对词人无端寻愁的嘲弄。
C.“半竿”“两行”“一叶”,连用三个数量词,别致新巧,情趣盎然。
D.“明朝心上,后日眉头”两句通过想象,表达离别后无尽的思念。

②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上面这首《眼儿媚》和你读过的其他诗文中各举一例,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200字)(10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 缺月挂疏桐,漏断[注]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在元代杂剧中,扮演“花脸”的角色名叫( ?)
A.旦
B.末
C.净
D.丑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