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请以“奇迹的背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得与失,关系多样复杂。它们相随相伴,往往如影随形;人们总是力求趋利(得)避害(失);而且得可以转化失,失也可以转化为得……
得与失的现象也是很多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献身事业和亲情得失;坚持原则和得罪朋友;某种专长和其他发展……
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种关系或针对某一种现象写作,也可以涉及多方面。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相随相伴)
A不要犯片面性错误。
B不要见得不见失,盲目乐观。
C不要见失不见得,盲目悲观。
(2)如何趋利(得)避害(失)
(3)A避免得可以转化失。B力求失也可以转化为得……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结伴而致远
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有人轻装简从,步履如飞;也有些人三五成群,安步当车,相互扶持着前进。而当我们仔细省察后却发现,在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并非是那些孑然独行侠,而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
须知,人的一生并非百米冲刺,而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因此,决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终其一生所达到的最远端。然而,人的一生又决非坦途,正如障碍赛跑,成绩的优劣取决于障碍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冲刺,人生与其相似,但又不尽然——因为许多障碍并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为了达到那最远的彼端,结伴而行理应是必然的选择。
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立脸谱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担大任,而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一个人或许可以成为天才,但却无法成为方方面面都无懈可击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业,与此相反,需要的却是能应对千种变化万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们需要结伴而行,用彼此的优势互相弥补,这便是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内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战需要的都不是单打独斗或是单人冲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仍与同伴一步一步走过开创Facebook的道路,我们自然也应从中获取借鉴。
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这或许并不被人关注,但人生之途中总会遇到失败、挫折甚至灾难。那些单独上路的人,当打击突如其来,痛苦、煎熬、绝望接踵而至,必孑然无人依靠,于是太多这样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结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持与关怀下,共同渡过难关。汶川地震中,曾有几位中学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几近绝望。但他们彼此扶持,用歌声抚慰彼此,用手机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终在废墟中生还。尽管结伴而行抑或单独前行并非他们的选择,但它也足以告诫我们,在困厄之中,单个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结伴而行的人们却在彼此的支持下变得无比坚强。最终,他们便能一同走出困厄,继续带着这份羁绊前行。
所谓欲速则不达,当我们认为同伴是牵绊而总想疾行时,请认清,人生的道路远非那般平坦。人类就是以洪荒时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这已足够启示我们——结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本题解析:材料的中心词有两个:“快、单独”和“远、结伴”,所以立意可从两大方面入手。
一、从“单独”看,可以有以下的立意:
守得住孤独,才能走得更好(更远、更深)。因为人的思想不同,所以有些人的想法与众不同,被视为异己、怪物,被孤立,被排斥,只有守得住孤独,才能走到最后。例如梵高、布鲁诺等人。他们所选的道理也许不同,所以独自上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二、从“结伴”看,可以有这样的立意: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走得更远,那就得学会结伴、合作,取长补短。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找一则类似“井中之蛙”的小故事,简要叙述情节,然后说明道理。或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话题写一个片断,注意举例。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猪整天在老橡树下狼吞虎咽地吃着橡实,吃饱了,就躺在树荫里呼呼大睡;终于睁开沉重的眼睛醒来时,又站起身来,用猪鼻子挖掘起橡树根来了。
“喂,你不明白吗?这样要损伤橡树的。”躲在树枝上的一只老鸦责备道,“如果你把树根都暴露出来了,树就要枯死的。”
猪答道:“得了,让它枯死好了。这对我可没有什么影响。我就看不出它能有多大用处,如果它永远没有了,我也决不惋惜。我要的是橡实,养得我肥肥胖胖的是橡实呀。”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白定;(4)标题自拟;(5)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孟子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国家的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代垮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本题解析:这则寓言故事叙述猪只图橡实填饱肚皮、养肥自己,而不顾橡树死活,挖掘橡树根,且不听老鸦责备的故事,旨在讽刺生活中那些只贪图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眼光、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审读这则材料,可以运用类比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人类社会,这样就不难打开思路了。
从猪对于橡树的态度,可以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从而引申出诸如善待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话题,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⑴切莫竭泽而渔,要善待自然,合理开发;⑵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等等。
从猪对于劝诫者老鸦的回答,可以衍生出以下立意:⑴要善听忠告,勿刚愎自用、拒纳雅言;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有从善改过的胸怀。
从猪的极端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可以引申出以下立意:⑴要居安思危,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⑵水有源,树有根,要从长计议,不可自断根源(自毁传统根脉);⑶自私自利害人害己(自私是一种愚蠢);⑷饮水思源,要有感恩之心;等等。
从乌鸦对猪的劝告角度来看,可以提炼出如下立意:对待他人的错误,不应只是简单粗暴地责备,还应讲究劝谏的策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