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9 17:13:03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任何改变。
B.与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大画家相比,张择端把创作视野对准街衢市井,反映贫民生活,这就更具民本倾向。
C.在春节晚会上,七名仙女装束的舞蹈演员站在升降舞台上长袖善舞,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绎到了极致,给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D.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蓄意”:存心,有意。(多含贬义) “视野”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也指眼界,这里应用“视角”;“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不超出35字,否则扣分)
世界上一共有七千种语言,到本世纪末,至少一半会灭绝。也就是说,平均不到两个星期 就会有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物种和生态系统正在崩溃,随着小的、未书面化的语言的消?失,人们关于这些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传统知识也会失传。


参考答案:濒危语言的消失(1分) 将导致某些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传统知识的失传。(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每超5字扣1分,扣满为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陷井祛病强身喝采珠连壁合
B.频危故名思义抱负汉马功劳
C.喷薄棉里藏针缥渺惮精竭虑
D.编篡愤世嫉俗安详相形见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井—阱?采—彩?连—联?频—濒?故—顾?汉—汗?棉—绵?惮—殚)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2011·四川)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我没想到,濒临死亡的我又从死神手中挣脱,感谢你,拯救了我。生前,你用文字留给我们太多的精神财富;离世时,你又无私地将肝脏捐出,让我获得生的机会。铭记着你的这份付出,感恩着你的这种精神,我将会积极地生活,继续去体现生命的价值。


本题解析:此题是要考生写一段致谢词。而要致谢的人是刚刚逝世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对于史铁生,考生应该通过他的作品(如《我与地坛》《合欢树》《命若琴弦》《秋天的怀念》等)对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此题也暗扣了语文教材。此题可重点写对史铁生生前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和死后通过捐赠肝脏体现其人生价值的歌颂。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