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长门怨?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古人评此诗“通首不言怨,怨在言外”,你是否则意此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同意。首句“桂殿秋”与“春”对举,是说但知有秋之萧瑟,不知有春之怡畅,见独处之愁怨;次句说四面黄金涂壁,华贵至极,而流尘污满,则富贵于我无关,徒增愁怨;后两句言月镜高悬,照彻几家欢乐,一至寂寂长门,便故意成独照,不言怨而怨可知。(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6分,逐句分析,各2分,必须有结合诗句的具体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1)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反映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4分)
答:?
(2)结合全诗,体会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中“乱”字的妙处。(4分)
答:?
参考答案:(1)颔联描写了诗人下雨时在黄泥坂上艰难跋涉,夜晚投宿贫寒农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劳苦奔波,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2)“乱”字写出了蛙声的嘈杂、喧闹、衬托了诗人乡书难寄久欲思归的纷乱愁绪。(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小题1】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寓意?(4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找全2分,)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1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小题2】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几场秋雨过后,北京迎来了真正的秋天,秋风一起,树叶在风间飘然而落,竟有一丝萧瑟与凄凉。
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是烟雨江南,是水的江南,是在画船中听着雨声入眠的江南,有太多的游子因为无法拒绝这一份诗意而终老江南。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我漫步在成都城外,将自己融入到鸟语花香、一片明媚的春色里,心旷神怡,久久不想离去。
D.“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春天悄悄来临,独立小桥,看十五明月悬空,河畔青草,堤上嫩柳,随着暖风拂袖,心中顿生丝丝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