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学习古代诗歌,我们徜徉在历代诗歌长廊中,犹如欣赏一幅幅优美深邃的历史画卷;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群星,我们满怀崇敬之意。欣赏诗歌,既是解读人品,也是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屈原在《离骚》楚韵的悲歌中,怀沙沉江,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陶渊明在误入尘网的悔恨中,守拙归园田,用执著守住了孤傲的本性;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②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拟写两条以“注意交通安全,拒绝酒后驾驶”为主旨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每条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
若要亲人无牵挂,酒后不要把车驾。
滴酒不沾,一路平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你在图书馆里阅读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其中有让人紧张、兴奋的故事情节,可是,书籍中有些地方被同学涂鸦了。
(1)请写一段话,向读者发出爱护公共图书的倡议。要求:理由充分,语言精练,200字左右。
(2)请介绍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片断。要求:注意介绍对象,条理清晰,语言精练,200字左右。
(3)书中人物的命运或精神给你以触动。请写一个片段,与他(她)进行交流、对话,表达你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精练,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倡议书内容主要包括倡议目的和倡议事项。倡议目的包括倡议的原因、意义。这里的理由要说得充分。只有说清讲透才能引起公众关心,赢得响应;倡议事项关键是写得具体、可行。(2)介绍精彩片段要做到精彩,不能仅仅是平铺直叙,更不是照搬原文。要能吸引别人,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3)读后感重在感,写自己真切的感受,联系实际非常重要。就是要结合自己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感受来谈,也可以把看到、听到的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来做对照,有针对性地发表感想,是“感”得现实、“感”得实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载(Zài)歌载舞 弥笃(dǔ) 谙(ān)习箪食(shí)壶浆
B.睚眦(zì)必报傀(kuí)儡阜(fù)盛省(xǐng)亲
C.愤懑(mèn) 禅(shàn)让执拗(niù)玷(diàn)辱
D.鬼蜮(yù) 檄(xí)文跌宕(dàng)叱咤(zh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食”读sì)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个标题。(不超过10字) (3分)
近日,王刚主持的收藏类电视节目《天下收藏》“砸”出风波。按照节目规定,主持人王刚拥有一把享有特权的紫金锤,如果现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协议后,王刚会挥锤将“赝品”砸碎。最近,首都博物馆与《天下收藏》节目组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被砸掉的30余件“赝品”中的“精品碎片”与首博的馆藏珍品同场展出。不料,在反复观看展览后,收藏家姚政称被砸掉的“赝品”中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文物鉴定专家宁玉新的观点更尖锐,他认为这里的“赝品”90%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是珍品。面对“砸错了”的指责,节目组却咬定鉴定过程严谨,每件文物均经3至5位专家鉴定,不可能砸错。
(摘自2013年8月22日《文汇报》)
答:
参考答案:王刚砸“假”砸出风波
本题解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标题是新闻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受众可以通过标题了解新闻,新闻可以通过标题宣传思想。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给新闻增色添辉,能帮受众选择阅读,使其产生共鸣。 新闻标题大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组成的一个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因此,新闻标题往往都是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
考点:考查压缩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