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有一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他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但是,当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认为无用的石头相遇后,它就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学会欣赏
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千里马,缺少的,是欣赏千里马的伯乐;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伯乐,缺少的,是拥有欣赏的心灵;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欣赏美丽的眼睛。所以,究其根因,是要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因为学会了欣赏,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千里马,借他人之力成绩自己的功绩;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芬芳世界,修炼自己,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回望三国,在风起云涌,战火连年的历史里,刘备为成就蜀国大业,于茅庐三请诸葛亮。起初,刘备被诸葛亮置之门外,第二次亦如此。终于在第三次时刘备清楚了诸葛亮。为什么刘备最后成功请出了诸葛亮呢?这是因为刘备具有赏识人才的慧眼啊!要不是刘备懂得欣赏诸葛亮这个谋士,他早在第一次受拒时转头就走了。而且他的蜀国大业还无法实现呢!况且真是这样,那损失的不止是功绩,更是损失了诸葛亮这个人才,谁也不愿看到满腹经纶的人郁郁寡死在深山。正是刘备懂得欣赏,他的蜀国大业在诸葛亮的谋计下才如鱼得水啊!所以,欣赏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千里马,进而成就自己的功绩。
世间事物五彩缤纷,美丽与丑陋给你带来两种不同的视觉,关键看你怎么看待。美丽与丑陋就像一块铜板的两面,只有不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极端的把他们对立起来。梵高懂得欣赏在别人看来平淡无奇的向日葵,才能将其刻画得如火一般妖艳夺目,欧阳修懂得欣赏林壑之美、宴酣之欢、山水之乐,所以才得“醉翁”之美称。艺术家们懂得欣赏那微微一下的蒙娜丽莎,才使其成为无价之宝,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欣赏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芬芳世界,修炼自己,陶冶心灵。
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屈原含泪头汨罗江的悲剧;若是学会了欣赏,便不会有“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鸣。所以,学会欣赏很重要。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落花皆有意;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万水千山总是情;因为学会了欣赏,所以天生他才必有用。
本题解析:
这块大理石近乎传奇的经历让我们深思:价值因人而异,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美,我们要有独特的眼光,学会欣赏,学会发现美和创造美。欣赏,可以使一块石头脱胎换骨,更何况是人呢?一块曾经被评价为普通石头的大理石,经过著名雕刻家的加工,竟然成为了旷世杰作,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任何事物,只要善于被开发,被发现,就或许成为“杰作”。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按要求所提示的,我们就能立即判断应写成一篇议论文,而且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因而不能写成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的文章,而应从所提供的材料中确定一恰当的中心,并与社会生活挂钩,给予阐发开去。
那么,如何在所提供的材料中确定恰切的中心呢?考场上时间急迫,审题速度自然要快些。但此时最忌只抓住材料中的小局部或只言片语,而不去准确地全面地理解题意,因为审题时正象人们行路时处于十字路口,面临去向何方的选择,审题一错,就会导致考场作文的失败。例如,有的考生只看到那位画家先前卖画要一年,后来只需一天,就立即联想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推销产品应讲究方法,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写出的作文自然是离题万里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材料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角度:小孩和蝴蝶,因此可以多维审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不同的立意。
从小孩的角度考虑,小孩为了让蝴蝶不受痛苦的出壳,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结果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由此可见,结果不是小孩想看到的,但是小孩这样做确实是出于好心。再者,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小孩替蝴蝶做了不该做的事,想要快些让蝴蝶出壳。因此可立意为:(1)事虽未办好,然助人解难之心应肯定。(2)包办代替,事与愿违。(3)凡事欲速则不达。
从蝴蝶的角度考虑,蝴蝶从蛹壳里出来,经历了痛苦的挣扎过程。但是最终由于小孩帮助蝴蝶出壳,而导致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由此可立意为:(1)新生命的诞生总要经过痛苦艰难的过程。(2)有困难要靠自己去克服,靠外力终难成功。
点评:本作文题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既能考查从材料中选择角度的能力,也能考查形成观点、概括立意的能力,这是“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所不具备的优点。另外,“材料作文”的起点是“材料”,其思维方法比较符合自然写作的情境,因为自然情境下的写作,总是从搜集、感受材料开始的。这种多角度的材料题,考生并不陌生,这样的题目设置很开放,考生根本不用担心跑题,可以发散思维,展开联想。这道作文题的区分度将会很好,只有那些具备很强的语文能力,有很深刻的思想,能深入分析材料,可以将事件迁移,能很好地运用类比,而且类比恰当的考生才有可能得高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人而有格,并非怪事,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有格。鉴定产品、接待外宾讲规格;外事交往、文艺创作讲风格;立身做人讲品格,考查阅历讲资格,咏诗讲诗格,交易讲价格...... 人为万物之灵,岂能无格?人们把侮辱人格视为不敬,把“丢失人格”视为大不义,这说明人格比其他各种“格”都更为重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人格的含义是什么?材料给出了一些提示:凡事都有个“格”,人也得有个“格”,这个“格”是做人之本,是及格人生的标尺,是生命中道德的底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