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9 19:06:57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这种善恶杂揉、明暗交织的人性,都具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莎士比亚希望从泥淖中拔擢卓越的品性来标明通往至善之途。
B.摩罗早年认同的是知识群体,渴望被知识分子接纳,后来发现知识人是如此丑陋,转而崇拜尼采式的个人主义,但又害怕孤独,忍受不住精神的寂寞,于是去归依基督。
C.龙应台的作品具有柔韧的硬度、感动的力量和思考的锋芒,她在完成自己梦想的同时,持续关切着弱小者的梦想,其文字不动声色地传扬着普遍性的价值观。
D.似乎是毫无征兆,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财经图书突然风靡大江南北: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撕杀格斗,被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汇率大战,正加剧着各国政治经济的分化与组合。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不可能象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我要使这团火越烧越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B.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C.昆剧被联合国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代表作”,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D.历时八年,遍及大江南北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上午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陪同下参观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根特工厂,企业负责人向习近平介绍了汽车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情况。
B.在总理鼓励下,公司负责人一口气提了扩大融资渠道、财税支持、希望办民营银行等,李克强当即要求金融财税部门负责人抓紧研究,尽量支持。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 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 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4、单选题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威尼斯商人》《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等一系列悲剧;曹禺,我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
B.元杂剧大约形成于金末元初,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窦娥冤》是元杂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C.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以及陈寿的《三国志》被并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D.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原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按字数分,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从风格上讲,词又分为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5、改错题  下面是一则活动启事,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为推动网络文明建设,①营造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的网络环境,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文明上网,共建和谐”网上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今天隆重举行,②截至2010年10月30日止。活动期间,欢迎广大网民上网畅谈对文明上网的体会,讲述亲身经历的上网故事,③并积极参与网上答题知识竞赛答题。11月底,举行颁奖仪式,④到时将邀请知识竞赛和征文获奖者代表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熟..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