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按表达要求在规定横线上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减词语)(24个字以内)
5月3日 校长 是 在会上 向灾区 提议 捐款 全校师生
(1)以“5月3日”为表达重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校长”为表达重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事例,另写两组句子构成排比,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分)
例:我不知道我的知识是否丰富,但我知道它是我通向成功的阶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塑料购物袋污染环境,中国政府出台政策,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B.“嫦娥一号”以向地球传回月面图像,试问当今世界,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控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C.中国主要依靠国内增加能源供给,通过稳步提高国内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满足能源市场日益增长的趋势。
D.“和谐社会”,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和理解。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段关于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评论,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议论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
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面对这种情景,无数人在发问,?①??
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痛一心疾首的人们,立即会想到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判例。的确,经过舆论不断发酵,?②?,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来的恐惧感。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来断定彭宇之责。当真相扑朔迷离的时候,局外人妄断是非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被告真的撞倒老人却不肯承认,还要编造动听的助人为乐借口,是?③?;如果老人不是被被告撞倒却强诬被告,同样极不诚信,并且在媒体与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对社会的向善之,心造成极大伤害。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B.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1万余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1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C.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着陆。
D.“两会”前夕“约会”网友,已经成为温家宝总理的惯例。2011年2月27日上午,他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第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