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
宋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解:?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分)
?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诗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亩,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5分
小题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