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9 19:33:33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是创造作品意境的原则之一。而这一原则是诗歌美学家司空图在《与极浦谈诗书》一文中提出来的。我们读某一作品,感到其中的形象描军非常生动、具体,能不能说这就是意境的艺术形象呢?不能。因为它只是使读者感到有“象”,还没有使读者感到“象外有象”。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它能够使读者感到在艺术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之外,还可在自己想象中萌生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新的形象境界,它远远地超出了作品已经表现的部分。“象外有象”中的第一个“象”,是作品已经描写到的切实的形象体;第二个“象”是借第一个“象”的比喻、暗示、象征作用,由读者发挥想象力来获得的,它是没有直接描写的虚幻的形象体,是在已经描写出来的切实的形象体的指引下产生的。这便是刘禹锡在论到意境时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比如画云中飞腾的龙,画家画出露在云雾之外的一鳞半爪,使读者由局部的实象想象出腾跃舒卷的全龙整体的虚象。
不但如此,“象外有象”还可以由象征性的实象,萌生出指向性的虚象。如鲁迅的散文《秋夜》着重描写的是枣树的形象。枣树护着底下细小的粉红花,把果实奉献给孩子而默默护盖着他们用打枣的竹竿造成的伤痕,同时不屈地把铁似的枝干刺向黑暗的夜空。《秋夜》所刻画的枣树实象,由于它的隐喻和象征作用,能够使读者在想象中幻化出一个富于人生经验的坚强斗士形象,甚至化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总之,有意境的作品能够用各种艺术方法使读者产生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审美感受。
小题1:“象外有象”中,第二个“象”指什么?选出说明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指读者根据作者的描军而想象出来的虚幻的形象体。
B.指读者在作者描写的实象指引下产生的虚幻形象体。
C.指在作者自己的想象中萌生出来的新的虚幻形象体。
D.指在作品中实象的比喻、暗示、象征作用下,由读者发挥想象力产生的虚幻的形象体。

小题2:要使创造的作品成为具有意境的艺术形象,最根本的是(3分)?
A.实象必须非常生动、具体、形象。
B.实象必须具有或比喻、或暗示、或象征的作用。
C.实象必须具有指引人萌生虚象的作用。
D.实象必须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小题3:画龙只画出云雾之外的一鳞半爪,就能使读者想象出全龙的形象,这是因为“一鳞半爪”的实象具有(3分)?
A.比喻作用
B.隐喻作用
C.象征作用
D.暗示作用
小题4:联系第二段中对枣树这一实象的表述,选出与“‘象外有象’还可以由象征性的实象,萌生出指向性的虚象”一句的意思最相符的一项(3分)?
A.凭借具有象征性的枣树实象,可以幻化出与此相关的新形象。
B.凭借描写得生动形象的枣树实象,可以想象出虚幻的新形象。
C.凭借描写枣树的特征,可以想象出与此相关的新形象。
D.凭借所刻划的枣树实象,可以幻化出一个高大的形象。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20分)
一小时的变故
[美国]凯特?肖帮
  亲友们都知道马拉德太太心脏有问题,因此,在向她透露她丈夫亡故的消息时,十分小心,尽量婉转些。
是她姐姐约瑟芬告诉她这一消息的,话说得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兹也在场,就在她身边。报社收到铁路事故消息时,理查兹正好在那里,布伦特里?马拉德的名字在“遇难者”名单的最前面。为了把真相弄清楚,他只是根据另外一份电报把时间记了下来,便抢在其他不太小心、不够体贴的朋友之前赶忙捎来这一不幸的消息。
她猛地扑在姐姐的怀里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当一阵悲伤消退之后,她独自一人走进自己的房间里,不愿让任何人跟着她。
  卧室的窗户开着,窗前摆着一把宽大、舒适的扶手椅。她精疲力竭地一屁股坐进椅子,倦意缠着她的身子。
  屋前空旷的广场上,春意盎然,新春骚得树梢颤栗。空气中弥漫着春雨芬芳的气息。楼下沿街叫卖的商贩正吆喝着兜售商品。远处有人在唱歌,曲调隐隐约约地传入她的耳海。屋檐下,无数麻雀唧唧喳喳地叫着。
  她静静地坐在椅子里,头枕在靠垫上,像一个哭睡着了的孩子在睡梦中还在啜泣一样。
 ?她还很年轻,面容白皙、安详。脸上的皱纹显示出压抑,甚至是某种力量。但是,此刻她目光呆滞,茫然地直盯着远方的一片蓝天。
  某种东西正向她逼来,她等待着,诚惶诚恐地等待着。等待着什么呢?她不知道。这种东西太微妙了,让人难以触摸、不可名状。但她感到它正从空中蔓延开来,通过弥漫在空气中的声音、气息和色彩正朝着她步步逼来。
此刻,她的内心骚动不安地起伏着。那种向她逼近、将要缠住她的东西在她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了,她正努力凭借自己的意志来抗击它,但是她无能为力,她的意志力一如她那双白皙细嫩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
她干脆任其自然,这时一个轻如耳语般的词从她那微启的双唇中逃逸出来。她低声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自由!自由!自由了!”那茫然和随后变得惶恐的目光从她的眼中消失了。两眼变得炯炯有神、闪闪发光。她心跳加快、热血沸腾,周身无一处不畅快。
在未来的岁月里,她将为自己而活着。再也没有任何强大的意志盲目地坚持要征服她了。
  不错,她曾爱过他——有时候,然而并非常是这样。这又有什么关系!她突然认识到自主才是她生命中最强烈的冲动,拥有了它,爱情,那未解之谜,又有什么价值?
  “自由了!彻底自由了!”她反复低声吟道。
  约瑟芬跪在紧闭的房门前恳求进去。“路易斯,开门!我求你了;开门——你会把自己弄出病来的。你在干什么,路易斯?看在上帝的面子上,开门吧。”
  “走开。我不会把自己弄出病来的。”的确,她不会的。透过那扇敞开的窗户,她正在畅饮的恰是生命的精髓。
  她的想象力正沿着未来的时日自由驰骋。春天、夏天,一年四季都将属于她自己。她低声快速祈祷着长命百岁。就在昨天,她一想到生命会如此漫长还感到不寒而栗。
  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胡搅蛮缠下把门打开。她目光中充满着胜利的喜悦,搂着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梯。理查兹站在底下等着她们。
  这时有人用钥匙在开前门。进来的竟然是布伦特里?马拉德,他提着旅行包和雨伞,镇定自若,略显得风尘仆仆。他离事故发生地很遥远,甚至不知道发生过火车事故。眼前的情景使他愣住了:约瑟芬尖叫一声;理查兹迅速移动身子站在他和妻子之间,去挡住她的视线。
然而,理查兹还是太晚了。当医生们赶到时,他们说路易斯死于心脏病,死于致命的喜悦。?(小说有删改)
小题1: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某种东西正向他逼来,她等待着,诚惶诚恐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的“某种东西”具体指代什么?(3分)
小题3:“她的内心骚动不安地起伏着”,“她正努力凭借自己的意志来抗击”缠住她的东西,这些都表现了马拉德太太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4:小说中的路易斯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5:小说但的结尾出人意料,路易斯的丈夫“死而复生”地出现在她面前,路易斯突然死去。医生的诊断是她死于心脏病,死于致命的喜悦。有人不同意医生的看法,认为路易斯不是死于致命的喜悦,而是死于过度悲伤。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不少于100字)(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1.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线词语“空头支票”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四段连用了四个排比句,这样使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那时在冀中乡村,我常在清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在城市的雾里,我再也看不见雾中的草垛、墙头,再也想不到雾散后大地会是怎样一派玲珑剔透。城市有了雾,会即刻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了,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的前后左右只有不到一米远的清楚。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
  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原来雾不只染白了草垛、冻土,不只染湿了衣着肌肤,雾还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你那被雾染着的发梢和围巾,你那由腹中升起的温暖的哈气。
  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不得不暂时忘掉脸上的怡人表情,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两条腿是僵硬和平衡的;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来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嘴里得叨念着“呛呛呛,七呛七……”;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雾里你我近在咫尺才发现彼此,这突然的发现使你我无法叫自己戛然而止。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宛如你与我共享着一个久远的默契。从你的笑容里我看见了我,从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见了你。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地欣赏屋檐、冻土和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1.作者在开篇写城市里的大雾和乡村里的雾有所不同,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七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中“得意忘形”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是这“散文的心”,铁凝这篇《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的“心”就是“忘形”二字,表现出人们难得的放肆和无所顾忌。
B.文章题目中的“你”泛指每一个人,含有“每个人都可以在大雾里得意忘形”的意味。“我”是“你”的一员,实写“我”的得意忘形,暗写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生命状态。
C.文章中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这是作者为了对比突出他人的不自在和拘束。
D.城市中弥漫的大雾消除了物理空间的阻隔同时也消除了心理空间的阻隔。
E.这篇散文质朴、亲切、率真,我们甚至能感受到作者迎面而来的祝福,同时文章又意味深长,激发读者的遐想与思考。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2题。
马连良与“马派”
马连良,字温如,又称古历轩主,北京人,回族,生于1901年农历正月初十。1909年马连良入喜连成(后改为富连成)科班。入科后习小生,后改老生。茹莱卿、叶春善、王月芳、蔡荣贵、萧长华、郭春山等曾为他传艺。10岁时,他曾在《朱砂痣》中为谭鑫培、陈德霖、贾洪林、谢宝云等配演娃娃生天赐。在科班期间,他先是偏重于演出唱工戏,也演做工和靠把老生戏。在毕业前,他还演了本戏,如四本《三国志》等。
在30年代,扶风社演出剧目颇多。其中一些剧目马先生还做了大胆的改革。《借东风》,来源于本戏《三国志》。早年《三国志》是三庆班的拿手戏,听说只在每年年底封箱前才上演,平时不演。后来富连成科班上演时共有四本,分四天演完。马先生的《借东风》,就是选择了其中最精采的一本。在此剧中他前饰鲁肃,后饰孔明。这出戏后来成了“马派”的代表作。
马连良在舞台上做工很“帅”。作为一个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者和表演艺术家的马连良,他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具备了无比宽广的舞台表现力,使之得以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不论内行外行,都有一个字的评价,叫做“帅”,这是北京的土话。马先生经常对我讲:“我们表演时,要先打闪后打雷。”他用自然现象来比喻舞台表演,意思是要以情带声,以内在的情感带动外部的动作。他强调说:“这是演员表演的一大窍门,不可不会。”马先生正是非常精通这个窍门,因而在表演这段戏时,确实有一种电闪雷鸣的气势。
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马先生主张“唱要和说话一样”。意思就是要唱得自然、亲切。他的唱既饱含着情感,又给人以醇厚、舒畅的音乐美感。马先生偏偏突破了传统句法,把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句子长短虽然不规则,但唱起来丝毫没有感到别扭,反倒觉着很新鲜、很动听。马先生经常向学生讲:“要使相同的曲调唱出不相同的‘味儿’来。”那么这个“味儿”哪里来呢?他要求从吐字运腔上下功夫,强调从人物出发。比如,他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这三出戏时,指出它们都有一段“二黄慢板”,唱词的头一句都是“一轮明月照窗……(最后一个字各有不同)”,人物同在夜晚抒发着各自的心情。但伍员的恨满胸怀,陈宫的悔恨交加,寇准的疑惑不安,才是决定这三段唱腔各自“味儿”的关键所在。又如“四平调”,《清风亭》中的贫苦老头张元秀这样唱,《遇龙酒馆》中的永乐皇帝也这样唱,但前者唱来是凄凉悲惨,后者唱来是雍容华贵,“味儿”也就酸甜苦辣各不相同了。马先生自己演唱也好,教学生也好,从来是很讲究这些的。马先生的唱非徒有空洞的旋律,而是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有着多姿多彩的音乐形象感。人们赞扬他唱腔有“味儿”,不仅仅是指声腔动听,更重要的是指他那丰满的音乐形象和浓厚的感情色彩。
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京剧传统戏的韵白,人们常常说它是一种旋律简单没有伴奏的唱,就是说它有音乐感,和真正的唱具有协调性,人们在追求有“味儿”的唱时,也追求有“味儿”的念。马连良吸取了前辈老先生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如同有伴奏、有旋律的唱一样,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他善于演念白吃重的戏,如《十道本》、《审头刺汤》等等。他的念白是极有功夫的。过去新新大戏院(现在的首都电影院)是北京较大的戏院,那时也没有电声设备,但坐在剧场后排的观众也能听清他的念白。
30.什么是马派艺术的“帅”?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你喜欢的一个文学家作品的艺术特点,并说明你用这个字的理由。(4分)
??
??
?
31.文章第四段举了马连良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三出戏和“四平调”这两个例子,请问可否删掉其中一个?为什么?(5分)
??
??
?
32.结合马连良的成长道路,说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师级人物。(6分)
??
??
?
??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