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2019-06-29 19:36:02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 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中学老师推荐的书目和中学生喜欢的存在较大差异。
(2)示例一: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陶冶情操,磨砺意志,传承文化;但老师在推荐书目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
   示例二: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阅读书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一些书;但只凭兴趣爱好阅读,不利于全面发展,所以在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之外,还要扩大阅读面,加强对经典的阅读。(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老大难(nán)凉飕飕(sōu)旗杆(ɡǎn)引擎(qínɡ)
B.泼冷水(lěnɡ)跷跷(qiāo)板灰烬(jìnɡ)谒(yè)见
C.翘尾巴(qiào)怯生生(qiè)黧黑(lí)发酵(jiào)
D.热辣辣(lā)孺子牛(rú)踉跄(liánɡ)宁可(nìn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杆”念ɡān;B项“烬”念jìn;D项“踉”念liànɡ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维九月(维:是)
B.彭泽去家百里(去:距离)
C.披绣闼(披:蒙上)
D.徐孺下陈蕃之榻(下:放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语气助词   B、去:距离   C、披:打开  D、下: 使放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终南捷径 杨柳依依 夸父逐日 一愁莫展
B.退化变质 信誓旦旦 浅尝辄止 老生常谈
C.游目骋怀 周公吐哺 草菅人命 再接再厉
D.杯盘狼籍 素昧平生 穿流不息 居心叵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对偶句概括新闻事实(30字以内),然后对新闻进行点评(50字以内)。(5分)
这个夏天,山西忻州16岁少年尹俊龙为激励“癌症母亲”活下去而保证考上清华大学的“生死约定”感动网民,而他最终考上清华大学却打算放弃学业、打工挣钱救母的事迹更令人动容。
201 0年,尹俊龙的母亲尹春燕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巨大的不幸降临到这个幸福的家庭,之后,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得他们全家都喘不过气泰。懂事的尹俊龙得知母亲打算放弃治疗后就和母亲“谈判”。俊龙知道母亲希望他考上清华、北大,就跟妈妈协议说:“妈妈你要好好活着,我一定考上清华、北大。”就这么一句简单的协议,让他们母子携手走过了与命运抗争的三个年头。
如今,尹俊龙的事迹被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人都表示愿意助他圆梦清华。 2012年8月3日上午,由忻州市教育局、母校忻州一中和社会爱心机构等共同捐助的40286元钱交到了他们手中。


参考答案:
小题1:概括:懂事少年誓考名校激励母亲,爱心人士力助学子圆梦清华。(2分)
小题2:点评:山西少年考清华激励病母,让人动容。这无不体现了精神力量的伟大。人,之所以为人,不是为了吃喝而活着的,人不能没有精神,在精神力量的支撑下,一个人才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亦可以从孝心和慈善的角度点评)(3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首先要明确要求,是标题、导语还是概括信息,字数要求多少。新闻类的要求就是“5W”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结合具体要求适当选取。答题是一定要找到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如本题能成为新闻的事件是“为激励“癌症母亲”活下去而保证考上清华大学”,“忻州市教育局、母校忻州一中和社会爱心机构等共同捐助”。本题选取的信息是“何人”(尹俊龙、爱心人士),“何事”(激励母亲、救助),注意用对偶句和字数限制。点评要围绕事件中心,既要评论“尹俊龙”的行为,也要评论“爱心人士”的行为。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