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2019-06-29 19:36:02 【

1、单选题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现在不能_____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②有条件尽可能搞快点,_____是讲效益,讲性质,搞外向型经济,_____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③至于科学与艺术,它们____是有相通的地方。
④他心不在焉,没有听清我的话,___了我的意思。
A.削弱 只有/才 确实 曲解
B.削减 只要/就 切实 误解
C.削减 只有/才 切实 曲解
D.削弱 只要/就 确实 误解



2、语言运用题  请从下面这则报道中提炼出两条最主要的信息。(4分)
2011年3月31日,陷入“瘦肉精”危机的双汇集团在其总部所在地河南省漯河市体育馆召开了“双汇万人职工大会”,参会人员包括双汇集团管理层、漯河本部职工、经销商、新闻媒体。会上,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代表集团向消费者致歉,并将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随后,双汇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由中检集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全方位监督双汇的质量安全。
信息一:                                                 (不超过20字)(2分)
信息二:                                                 (不超过20字)(2分)



3、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唐诗继承和完善了五言、七言古体诗,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格律诗体,把中国古典诗歌推向了极致。
B.宋词把词从依附于音乐的唱词发展为独立文体,进而提升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出现了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再创古典诗歌的艺术高峰。
C.唐诗名家辈出,众体兼备,佳作如云,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交相辉映,光彩夺目。
D.在宋代词坛,以苏轼、柳永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和以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一刚一柔,各显风骚,创造了诗歌艺术的新辉煌。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政府倡导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B.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及时跟上造成的。
C.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D.我们中学生学习写作文,一定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材料,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能胡编乱造。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官一号”的试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