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故君子以为文
B.物之罕至者也——此之谓也
C.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D.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
C.沛公起如厕?如:如同 ?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屡次辞官的陈中行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学者称为静诚先生。太祖渡江,以秦从龙荐,发书聘之,引伊、吕注、诸葛为喻。遇至,与语,大悦,遂留参密议,日见亲信。太祖为吴王,授供奉司丞,辞。即皇帝位,三授翰林学士,皆辞。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以示荣宠。
洪武三年,奉命至浙江廉察民隐,还赐金帛。除中书左丞,又辞。明年召对华盖殿,赐坐,命草<平西诏》。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复辞。西域进良马,遇引汉故事以谏。除太常少卿,固辞。强之,不可。最后除礼部尚书,又固辞。帝沉吟良久,从之。自是不复强以官。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遇日:“臣三子皆幼,学未成,请俟异日。”帝亦弗强也。
遇自开基之始,即侍帷幄。帝尝问保国安民至计,遇对:“以不嗜杀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多得全释。其计画多秘不传,而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与比者。数监幸其第,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命爵辄辞,终成其高。十七年卒,赐葬钟山。 (节选自《明史二十三》)
注:伊、吕:伊尹、吕尚(姜子牙)。
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 家:安家。
B.奉命至浙江廉察民隐 隐:疾苦。
C.学未成,请俟异日 俟:等待。
D.命爵辄辞,终成其高 成:成功。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子孙因家焉 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①遇引汉故事以谏 ②自是不复强以官
C.①廷臣或有过被谴责 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D.①勋戚大臣无与比者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陈遇受到尊敬的一组是(? )
①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
②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
③西域进良马,遇引汉故事以谏
④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
⑤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
⑥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遇沉稳专一,博览群书,喜欢用《周易》卜筮,在元朝时就曾做过温州府学的教官。
B.太祖曾多次授予陈遇要职,但均被陈遇婉拒。陈遇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操守。
C.陈遇遇事能够冷静睿智,西域进献良马,他立即引用汉朝旧事为例对皇帝加以规劝。
D.陈遇因多有建树,深受皇上器重和朝臣们的爱戴,就连太监们都多次到府上拜望。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渡江,以秦从龙荐,发书聘之,引伊、吕、诸葛为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计画多秘不传,而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与比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遇 天 资 沉 粹 笃 学 博 览 精 象 数 之 学 元 末 为 温 州 教 授 已 而 弃 官 归 隐。
参考答案:1.D
2.C
3.B
4.D
5.(1)太祖皇帝统兵渡江南下,由于秦从龙举荐.(朝廷)发诏书聘请陈遇,把他说成伊尹、吕望、诸葛亮。
(2)陈遇的计谋策略大多秘而不传,而他受(皇帝)恩宠礼遇之高,就连有功劳的外戚大臣也不能和他相比。
6.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小题1:在孔子及其弟子心目中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
小题2:从“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评价学生的原则是什么?(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家境贫穷,但是安贫乐道,好学不倦。
小题2:不溢美,不饰过,实事求是。
本题解析:
小题1: 抓住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贤哉!”“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就可概括出孔子及其弟子心目中颜回的形象。
小题2: 解答此题可想到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原则,“不溢美、不隐恶”即实事求是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小题1】呜呼! , ; ,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2】六国破灭, , , 。(苏洵《六国论》)
【小题3】 , ,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
【小题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参考答案:
【小题1】灭之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小题2】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小题3】事不同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小题4】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