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陆游《夜吟》一诗,完成①一②题
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①对这首诗的词句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妄学诗”是指广泛地学习诗歌的写作。
B、“独心知”是说创作的深入要靠自己的追求。
C、“一笑寒灯下”是“寒灯下一笑”的倒装,指创作成功的喜悦。
D、“金丹换骨”即“脱胎换骨”,超脱尘世,犹文天祥悟大光明法蝉蜕。
②对这首诗整体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陆游总结了诗歌创作的经验。
B、这首诗中,陆游概述了学诗走过的曲折道路。
C、这首诗中,陆游描述了创作诗歌的艰辛情状。
D、这首诗中,陆游抒发了顿悟诗歌创作规律后的欣喜之情。
参考答案:
①D②C
本题解析:
(“金丹换骨”是指对诗歌创作规律的顿悟。
(描述的是发现创作规律的过程,而不是创作诗歌的艰辛。)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完成诗后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诗。古人写送别,常表露出一种愁苦、无奈,或凄凉伤感的感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从“景”与“情”两方面给予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惜别中乐观的情怀;题目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人写送别,常表露出一种愁苦、无奈,或凄凉伤感的感情”一句的提示,无疑对鉴赏大有裨益,仔细阅读,不难看出:诗人描绘的是一幅初春雨后的清新景象,一个“新”字给送别带上了爽朗豪迈的氛围。最后点出送别之意,却丝毫没有悲伤、凄凉之情,在惜别中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是说宁死也畏惧流亡,我不忍心坚持这种态度。
B.“退将复修吾初服”,意思是说退隐之后,继续培养自己的才德。“初服”是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
C.“唯昭质其犹未亏”的意思是:唯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句诗是说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6分)?
南 乡 子 ?(唐·李 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其景的作用。(2分)
答:?
(2)“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4分)
答:?
参考答案:
10(1)借景抒情(1分),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衬托思乡之情(1分)
(2)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2分),点明并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
(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请简要分析此诗耐人寻味的意境。(3分)
(2)请简要分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参考答案:
(1) 细竹投影,梅花飘香,月亮高悬,西厢寂寂,诗人入梦复又醒来,面对此景,再也不能入眠,感叹人与月终不能相会。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诗人遗憾而幽怨。(另一解 感叹明月也喜爱此景,不忍离去。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表达诗人愉悦之情。)
(2) 拟人,诗人将月当作人来写,说它不肯从空中下来与他在西厢相会。月亮这一意象在此可能代指家人、友人、有情人,也可能喻指君王,所以这一手法生动而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遗憾与幽怨。(另一解?拟人,诗人将月当作人来写,说它见此美景也不忍心离去。作者运用这一手法生动的写出了此时心中的欢愉。)
本题解析:第一小题属诗歌鉴赏题中的分析意境型,要求就曲中的两句简要赏析。分析意境型的答题步骤一般为: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概括景物特点(一般为两个双音节词)或点明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情感或表达效果。本诗理解上没有难度,可展开合理想象描摹画面,就可以体悟到空阔、幽静的意境特点,再扣住“可怜”、“ 不肯”等关键词,诗人遗憾、幽怨的情感就可感悟到了。
第二小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掌握一般的答题思路:指出所用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具体运用及效果;点明表达的情感或写出的意境。而题干中已经明确是修辞手法,在第一题的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很容易能看出拟人修辞,把月当成人写,就有一种喜爱、高兴之情在其中。再按照答题思路作答,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