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①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②愚不肖之近趣也 B.①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②趣居其多 C.①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②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D.①自以为隔绝于世②深于趣者也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但闻人语响?但:只。 ?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暗暗地,悄悄地。 ?
C.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时。 ?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表原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的划线部分断句。(4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参考答案:
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一处0.5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决、而、方、也、盖、惟、然、是”,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译文
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使河流流进大海。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的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龙去脉,事情到了(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焚驴志
[金]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焚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由困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据四部丛刊本《滹南遗老集》)
【注】①厌禳(ráng):祭犯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小数:此指小法术。②暴巫投魃(bá)暴,同“曝”。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者适:正巧
B.而天者可以委之也委:委托
C.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爱:吝惜
D.人情初不怿也怿:高兴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人臆倡,众万以附?②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③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④潦溢伤禾,岁率以空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B.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C.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D.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小题4:文章是一篇寓言故事,请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寓意。(3分)
小题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4分)
(2)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3分)
(3)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这篇寓言假托一个焚驴求雨、白驴诉冤的故事,(1分)讥讽当权者迷信愚妄、不仁不智的本性,揭露统治者才是致祸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揭示了无知妄测、人云亦云的可惊可骇。)(寓意3点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可得2分。)
小题5:(1)(你们要)烧死我,我冤枉啊!天灾流行,是你们人类自己遭受的灾难,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
(2)已经是迂腐的做法了,现在这样做,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愚蠢的吧?
(3)这个人向驴道教后就醒了,(于是)向大帅请求并释放了驴。
本题解析:
小题1:委:顺随,即听任不管,听之任之。解释实词应依据语境以及词性。例如:“如土委地”中“委”的意思是“卸落”。
小题2:①副词,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②连词,表修饰;③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④连词,表修饰。
小题3:C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此题考查断句。断句技巧:1.读全文:拿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通读,弄清文段大意,知道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内容,力求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内容将能断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2.寻找比较明显的文言标志断: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2) 句末语气词:“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3)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3.注意文言特点,固定句式和和修辞:比如古文中固定格式,对比、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可以给学生一些固定格式如:者......也,以......为...... ,因......故,无乃......乎,得无.....乎,为.....所...... ,见.....于......等等。
小题4:本题考查文章的寓意。理解寓意首先理解全文内容,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给读者有什么启发。
小题5: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要求语句通顺,关键词语翻译要准确,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1)“冤哉焚也”,倒装句式1分;“罹”1分;“吾何预焉”2分,译成“关我什么事呢”亦可。(2)“既”1分;“兹”1分;“无乃复甚”,凝固短语句式1分,句意1分;满分为止。(3)“谢而觉”2分;兼词“诸”1分,连词“而”1分;“释”1分;满分为止。
附【参考译文】
己未年(金章宗承安四年),河朔地区大旱,远近的禾苗都枯焦了,人民失去了依靠。镇阳大帅言说自己心忧农事,督促下属祈求上天下雨很是急切。即使是祈祷解除灾难的小法术,也没有不做的,但终究都没有效果。时间一长,一些怪异的、毫无根据的说法就流传开了。恰逢一户人家有一头才产下的白驴,有人就指着这头驴说:“它就是天旱的缘由啊。云刚刚兴起聚集,驴就仰起脖子大叫,云就完全散去,一丝也不留。这头驴不死,走旱怎么会停呢?”一个人胡乱提倡,许多人就随声附和。镇阳大帅听说了,认为说的很对,就下令赶快牵来,将要用火烧死它。
白驴托梦给帅府属下的某个人说:“(你们要)烧死我,我冤枉啊!天灾流行,是你们人类自己遭受的灾难,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我很不幸托生不成人类,又很不幸堕为牲畜。人们骑着我,或让我驮重物或让我驾车,我都听人的命令;驱赶我,呵斥我,用鞭子抽打我,也任由他们施加。在劳累和羞辱中终了一生,我的本分就是这祥。可像水旱这一类的事睛,哪里是我所能知道的,(你们)怎么会想用这种酷刑来处置我?什么人诬陷我,而大帅竟听从了他的话!有些祸是上天造成的,有些祸是由人造成的,人制造的祸患可以自己解决,而上天制造的祸患可以听之任之。殷朝大旱,就在桑林祈祷,祈祷的话一出口就下了雨;卫国大旱,就有了讨伐邢国的战争,军队一出师就下了雨;汉朝大旱,卜式请求以烹煮的刑罚处置弘羊;唐朝大旱,李中敏请求斩杀郑注。拯救大旱的方法多了,为什么不寻求汉唐的这些做法呢?找不到天旱的原由,没有可以归咎的地方,那就是上天的原因,听之任之罢了。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不归结为天祸,凭借毫无根据的说法,就说是我的罪孽。嘿,那不是这样的啊!找来巫师去驱赶旱神,已经是迂腐的做法了,现在这样做,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愚蠢的吧?杀了我如果对人有益,我哪里会吝惜一死呢?如果没有益处,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来增添罪恶呢?滥杀无辜是不仁,轻信惑言是不智,不仁不智,大帅怎么会采取这样的做法呢?先生您是他的下属,因此冒昧私下里向您申诉。”
这个人向驴道歉后就醒了,(于是)向大帅请求并释放了驴。人们心里一开始不高兴。不久就下了雨,下雨就整月不停,涝灾泛滥伤害禾苗,这年于是没有收成,没有人再议论这头驴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