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7-03 08:45:13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小题1: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5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官,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
(3)?,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7)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8)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小题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