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 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小题1: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开头到“疾如箭”)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后边几句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小题2:①对偶,“秋月”与“春花”上下相承,写时流逝之快。②比喻,将“人情”比作“云”,突出人情冷漠,不可捉摸。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兼有夸张,时光短促,人生短暂,暗示隐退之意。
本题解析:
小题1:这道题便面看是划分结构的,实际是考核的诗歌主旨,全诗都是围绕“归隐”写的,前面主要写的是归隐的原因:光阴易逝,后面是写归隐后的生活,只要表面的物质生活以及深层次的精神生活。
小题2:这是一道手法题,问题明确是修辞,是各种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等,关于“对偶”在律诗的二、三联不要考虑,其他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本曲主要运用“对偶”“比喻”“夸张”,答题时结合诗句作解释,做好答出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官,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
(3)?,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7)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8)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参考答案:
①洞庭波兮木叶下。②吞声踯躅不敢言。③三顾频烦天下计。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⑥乾坤日夜浮
⑦画船听雨眠。⑧明朝深巷卖杏花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小题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趣。(4分)(答出“思”、“信”两字的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
小题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4分)(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在考查诗歌意象描写的角度及其作用,答其他的描写角度和作用,也应该适当给分;这一题设问的角度不太明确,因此学生答案应该可以是多样性的。
小题2: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查诗歌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风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