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拔剑,剑长,操其室——室:名词,剑鞘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动词,遭受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形容词,刻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B.赋,是一种讲究铺陈、对偶、用韵的文体。西汉文赋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
C.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感情奔放不羁,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形式不拘一格。他的代表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描写梦中幻境,抒发了对梦中情景的向往,表现了自己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坚强决心。
D.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和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故愿望见太后
③金就砺则利
④兵革非不坚利也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则选,按要求答题。(4分)
①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
②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处世态度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4分)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他们相同之处。这是他们相同之处。(2分)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韬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2分)
本题解析:①子路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②孟子说:“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由此可见二者的都愿意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孔子在得不到理解时就不会主动参与,而孟子得不到认同时还是会积极参与。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链劾之,有诏复往。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征。从之。历郎中,治水淮、扬。值世宗即位,上言:“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下。运舟行湖中三十余里。而东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监城、兴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①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其次于缘河树札数重,稍障风波,而增旧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数年。若但窒隙补阙,苟冀无事,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是为无策。”部议用其中策焉。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仆卿。世宗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高金、王纳言皆以直谏得罪。会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云以盛饮食物,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与语,大悦。朝用言:帝深居无与外人接,则黄金可成,不死药可得。帝益悦,谕廷臣令太子监国.“朕少假一二年.亲政如初。”举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谏曰:“陛下春秋方壮,乃圣谕及此,不过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栖澡练者所为,岂有高居黄屋紫闼,衮衣玉食,而能白日辩举者?臣虽至愚,不敢奉诏。”帝大怒,立下诏狱,重杖之,杖未毕而死。
最既死,监国议亦罢。明年,勋以罪瘐死。朝用诈伪觉,亦伏诛。隆庆元年,赠最右副都御史,谥忠节。
《明史·列传九十七》
注:①白圭(.1419--1474),字宗玉,南宫人。明朝正统七年考取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兵部右侍郎,累官工部尚书、兵部尚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悯:同情,怜恤
B.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培:给堤坝垒土
C.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币:金钱
D.明年,勋以罪瘐死瘐;在狱中病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陈岁灾民困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B.而增旧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数年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C.以所炼白金器百余因郭勋以进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云以盛饮食物,供斋醮,即神仙可致也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杨最忠直敢为的一组是()
①不俟奏报辄返?②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
③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④累迁贵州按察使,人为太仆卿
⑤岂有高居黄屋紫闼,衮衣玉食,而能白狮举者
⑥最既死,监国议亦罢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杨最到山西催缴租税,看到百姓的贫困状况,于心不忍,没有向皇上请示就返回了,后来被人检举,才不得不再次奉诏前往山西。
B.杨最曾负责治理淮水、扬子江的水患,当时明世宗提出了上、中、下三条治理宝应汜光湖的对策,杨最和大家都认为中策最好。
C.明世宗喜好神仙之术,许多正直的大臣都因直言进谏而获罪,但杨最仍不顾自身安危提出反对意见,最后遭受杖刑重罚致死。
D.杨最死后,世宗令太子监国的想法没有实行,而蛊惑皇上的奸臣方士也都得到了惩罚,隆庆元年,杨最受到了朝廷的追封。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本题解析:
1.C(币:指财物。)
2.C(A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后一个“乃”是副词,竟然。B前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后一个“而一是连词,表假设关系。C两个“因”都是介词,凭着,靠着。D前一个“以”是介词,用;后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3.A(②表现杨最的治水才能,④介绍杨最的升迁情况,⑥杨最死后事情的结果。)
4.B(这三条治水的对策不是明世宗提出的,而是杨最提的。)
参考译文:杨最,字殿之。是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工部的主事。到山西督促交纳拖欠的租税,对老百姓的贫困非常同情。没有奏请皇上就返回了。尚书李链弹劾他,皇上诏令他再去。杨最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力陈奏年成不好老百姓的贫困情况,请求延缓征收。皇上应允了他的请求。历任郎中。曾治理淮河和扬子江水患。正赶上明世宗即位,向皇上进言说:“宝应汜光湖西南高,东北低。,船只要从湖中行三十多里。东北的堤岸高出水面不过三尺,到了雨大风急的时候,就会决口,影响船只运输,监城、兴化、通州、泰州等地的良田都会遭受灾害。应该像当年白圭修筑高邮的康济湖大堤一样,专门任命大臣修筑内河,加高旧堤作为外层的屏障,可以确保一百年没有水患,这是上等的对策。其次是在沿河边栽多重木桩,能对风波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增加旧堤厚度,不要过于低矮,也可以支撑多年。如果只是堵塞缝隙和缺口,希望暂时无事,一旦遇到大雨。积成大潮,这就没有对策了”。工部分析研究后,决定采纳他的第二条建议。后来出任宁波知府。请示皇上允许浙东的老百姓停止交纳财物.下令全部以银子来代替,老百姓觉得非常方便。多次升迁后,被任命为贵州按察使,后来入朝做了太仆卿。明世宗喜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高金、王纳言都因直言进谏而获罪。正巧有个叫段朝用的方士,把自己炼造的白金器具百余件靠着郭勋向皇上进献,说用这盛饮食物品,供奉祭品,就可以请来神仙。皇上立即召来与他交谈,十分高兴。段朝用说:皇上住在深宫里不要与外人接触。就会炼成黄金,得到长生不老的药。皇上更加高兴,下令朝内的大臣让太子监理朝政,“我暂时退隐一两年,然后和当初一样管理朝政。”整个朝廷上下都十分惊愕,不敢说话。杨最向皇上直言进谏说:“陛下正值壮年j却下诏谈到这件事,只不过见到一个方土,就想服药成为神仙。神仙是住在山中修炼的人所做的,哪里有居住在豪华的宫殿里,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却能在白天飞上天的呢?我即使十分愚蠢,也不敢照旨行事。”皇上大怒,立即下诏将杨最关进监狱,重施杖刑,杖刑还没有结束,杨最就死了。
杨最死后,太子监国的提议也没有实行。第二年,郭勋因罪在狱中病死,段朝用的骗术也被识破,后被处死。隆庆元年,封杨最为右副都御史,谥号忠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