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分)
张清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0级的学生,为实现“远行”的梦想,大学期间,他一直靠打工赚钱,除了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外,还点滴积累旅游资金。终于在2012年的暑假,他以不足1.5万元的费用独自完成了长达32天的欧洲之旅。在完全陌生的旅途中,他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交朋友。32天中,他总共搭了41次长途便车,在新结识的朋友家中借宿29天。现在,他又在为实现美洲之旅而策划着呢!
蒙城一中学生会拟邀请张清与同学们座谈,请根据上述材料,按要求将下面的海报补写完整。
海?报
张清,一位普通的大学生,他带着梦想出发,?① (不超过10个字) ,独自完成了这趟令人羡慕、不可思议的“梦想之旅”。他的旅途充满考验,②(不超过10个字) ,人地生疏。
?③(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就让我们在交谈中找寻答案吧!
时间:10月10日19:00
地点:小礼堂
蒙城一中学生会
2013年10月8日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第一条横线:32天周游欧洲
第二条横线:资金短缺
第三条横线: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呢?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语言综合应用题,前两个空考查概括压缩能力,第三个空考查修辞运用能力。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海报上下文的语境可以分析得知,第一个空应该概括他的主要事迹,第二个主要概括他的困难之一。第三个空则涉及到座谈,而且根据最后一句话,可以运用设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信息化实施项目进程有着严格的时间表和规划,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必对整个项目进程造成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三一八”惨案在当时是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事件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对段祺瑞政府进行指责、抨击,要求严惩凶手,公祭烈士。请你为烈士拟一条挽联,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怀念之意,以及对反动政府的批评和痛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1)死了倒也罢,活着又怎么做。——鲁迅
(2)为国家民族洒一腔热血,让后人同志仰千栽高风。(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渐好转起来。
B.有的毕业生在自荐中随意制造获奖情况,明明只获得班级奖励却写成学校的或更高级的,有的推荐表则更是空穴来风。
C.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D.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上行下效”用于坏的风气。“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提出请求时用的套语。是一个自谦之词。“科教兴国”通过发展科学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数字时代的书写方式,纸笔书写已不再是主流,电脑输入越来越普及。“笔”是输入法,“墨”分RGB(红绿蓝色彩模式),“纸”有doc、txt,行楷草隶篆的转换也不过是鼠标轻轻一点。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保持纸笔书写的习惯。
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示例一:数字时代,要重视纸笔书写。纸笔书写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方式,手稿具有私人意义,留存许多记忆;纸笔书写动作是下意识的,有助于思维连贯,写作过程会比较美好。坚持纸笔书写习惯,可以增进对汉字的喜爱;追求纸笔书写之美,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示例二:电脑输入,总体效率更高。经验告诉我们,初成的文稿一般还要反复进行文字修改和段落调整,如果是在纸上,修改和调整既不方便,还会浪费纸张。如果写作还需要参考或引述网上的电子文本,与纸笔书写相比,电脑输入的优势更明显。在网络实时通讯方面,电脑输入可以大显身手,纸笔书写则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的看法,因此,考生作答时,首先要对纸笔书写或电脑输入提出自己的态度(肯定或否定其中的一项)和观点(肯定否定的主要原因),然后围绕自己的看法进行有层次的说理或阐释。回答本题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观点的明确合理,这是下文展开论述的基础;二是理由的充分性和逻辑性。虽然题目并没有对理由的多少作出规定,但习惯上认为,至少应有两条(两个角度)的理由;理由的逻辑性主要指理由与观点的契合度,以及理由本身的合乎情理。考生答题时,只要注意上述要求,文字通顺,就能得高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