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21:30:28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登楼感怀①
于 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 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②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②殊方:他乡,异域。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他乡落日、黑猿悲啼、故乡晚秋霜天、白雁南飞的凄清之景。用对比的手法(或渲染、寄情于景)(意对即可)
(2)孤独、年老多病(衰老催人)的感伤;思念亲人、怀念故乡;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结句“干戈”)。(回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⑴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景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②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每点2分)
⑵①拟人;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每点1分)
⑶①旅途漫漫、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②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③抒情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倍感“寂寥”。(答对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3题。
赤 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
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仗(或:对偶)
2.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3.“略”。(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余杭四月
(元)白堤
四月余杭道,一睛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⑦。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
闭门户。
小题1:“一晴生意繁”中“生意”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一晴生意繁”在整首诗中的作用。(5分)
小题2: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5分)生意即勃勃生机之意(1分)。“一晴生意繁”在全诗中起统帅全诗内容,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的作用。(2分)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袖影飘动。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2分)
小题2:(6分)第二联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四月乡间春意盎然的图景。初夏,樱桃成熟,红艳欲滴,豆子青青,绿草如茵,白鹅成群嬉戏。(3分)①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色彩鲜明,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②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绘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③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排列在一起,烘托静谧的气氛,给人一种画面感。(①②③答出任意一点,手法加分析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词语内容概括诗歌中句子作用的题目,“生意”不应指现在的“生意”的意思,因为下文没有相关的描写或叙述,应为“生机”,诗句的作用应该看在诗歌的开头,开头如是景物描写应是铺垫、渲染或是奠定情感基调,但此句不是景物描写,所以应从“统领全诗”的角度去考虑,下面分别写自然风光的生机,后面写农家的生机,结合诗句内容分层列举即可。
小题2:这是一道考核意境概括和表现手法的题目,景象概括主要是对诗句进行描述然后概括为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景物特征)的图景,手法主要从抒情方式、变现手法和修辞的角度概括,一联又是景物描写一般为变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动静、虚实等,本题主要是衬托、渲染,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对手法的解释和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