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①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②京大怒,欲杀弃疾?③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④京令弃疾奉表归宋 ?⑤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 ?⑥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1)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回复使命呢?”(得分点:“缘”、“ 期”、“复命”各一分。)(2)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辛弃疾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得分点: “方”、“不及”“行在”各一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是否正确。题中,D项的“雅”解释错误,这里在句中作为程度副词,修饰“重”,应该解释为“非常”、“很”。
小题2:解答此题,应紧扣题干中“都能表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的一组”这个要求,对题中提供的六句话进行筛选。不难发现②、④都不是表现辛弃疾的内容,故不能选。
小题3: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照,以发现正误。题中,A项中“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和“ 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都是对句中省略的主语和代词理解的错误;“辛弃疾奉命追逃”是对内容的理解错误。
小题4: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缘”相当于“因为”;“期”是“料到、预想到”之意;“复命”即“回复使命”。第(2)句中的“方”是表时间的副词,相当于“正、正在”;“不及”即“追不上、没追上”之意;“行在”表示“皇帝所在”,即皇帝。
【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给金人,立即追赶并抓住了他。义端说:“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史。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 有 之 父 兄 当 以 为 忧 不 可 以 为 喜 也 切 须 常 加 简 束 令 熟 读 经 学 训 以 宽 厚 恭 谨 勿 令 与 浮 薄 者 游 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选自《陆游家训》)
参考答案: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需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本,理解文意。断句时也可参考文本中句末停顿,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此题断句部分是阐述前文论点(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假设前提,停顿;“以为忧(喜)”对举——停顿,“也”句末停顿;下文从正反两面指出教育方法。
译文: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值得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药和石针,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后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臣请人,与之同命
B.①以乱易整,不武?②而乃以手共搏之
C.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②子亦有不利焉
D.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察纳雅言
C.广故数言欲亡
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