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支蜡烛。”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它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母说:“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底色,妈给上什么颜料,孩子身上就落什么色儿。”
孩子说:“成长的经验是要靠我们自己获得的,不是家长的强行灌输。如果我不栽跟头等于没有经验,早晚有一天还是会跌倒的。父母的经验是很宝贵,但是仅供参考。”
这是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两段观点鲜明而对立的台词。一方面是要以自己的经验为孩子掌舵的父母,一方面是要自己闯“江湖”的儿女。
面对这样的对立,你做何感想,如何选择?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我的青春谁做主
记得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妈妈长久地拉着我的手,把所有母亲的语言一遍遍地向我叮咛。
直到东方的霞光染红村头的树枝,直到树枝上的鸟儿看到日头高高地挂上树梢,开始兴奋地骚动。你的手啊,仍在紧紧地握着我。
你说,路途中有很多隐藏已久的沟壑,路途上有许多的岔口,忧郁的时候就去看看那一条路上的行人的足迹更为密集。
可是,妈妈,即使你为我想到了九十九条路和岔口,也一定会有第一百个路口仍然等着我去走。
成长的经验是要靠我自己获得的,不是您的强行灌输。如果我不栽几个跟头不就等于没有经验了吗,迟早有一天我还会跌倒的。
曾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不幸、忧患、苦难和挫折,能将我们的心灵炸破,而在那炸开的瞬间会有丰富的经验、新鲜的娱乐不息地喷射出来。“试想,如果生命的征程都有父母为我铺垫,仅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的存在也就失去了真实的价值。
成熟的秋叶会拒绝虬枝的庇护,悠然飘零化作春泥;坚强的云朵会拒绝哭泣的雨滴,拭干泪水露出虹霓;真正的男儿会拒绝父母的溺爱,挺起胸膛独自行走出风雨荆棘。
蚕蛹依恋茧的温暖,难以变成翩飞的蛾;航船依恋港湾的平静,难以到达远方成功的彼岸;雪水只有离开雪山才能回如江河湖海,柳絮只有离别树枝才能够播种绿色的希望。
我知道,天下的父母总想呵护孩子的一生,他们的爱就像深井,子女那浅浅的桶,又怎能够量出井的深度呢?我知道,无论自己走了多远,背后总有两双关爱的眼睛与自己同行,这是一生的牵挂和情绪。
面对这样深沉的爱,我们更应该迈开脚步去闯荡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安逸地生活在所有危险的拐角都缠上了棉布的天堂。
我的青春谁做主?未知的世界,神秘的未来,是苦难?是彷徨?还是……
等再次出远门的时候,我会拉着妈妈的手,向她诉说我内心深藏已久的爱的言语。
西方的晚霞演绎着五彩缤纷的童话,树上的鸟儿无声无息栖在枝头……
爱我就放开手,我的人生要我自己去走,我的青春我做主!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现实性极强的材料作文,父母强调对子女成长的指导,甚至不惜强行灌输,而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叛逆性,这是一对值得深思且急需解决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生活中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事情。因此这篇作文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道理,说明自己的认识,又可以联系实际,讲述故事,写成记叙文。
写议论文可以从三个方面立意:
1.思考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优劣;介绍、讨论青春期孩子成长的是是非非;将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联系起来,辩证地讨论分析。
2.反思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可以从批评父母凡事以自己的经验为孩子掌舵的做法入手,提倡父母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例如,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为贬义词?》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深思。文中说,“中国妈妈”已经成为美国校园的贬义词,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永远以别人为标杆。中国的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的理想放置在孩子身上去实现,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
3.讨论青春期孩子成长的是是非非,既可以肯定成长时的独立精神,也可以强调青春期叛逆的底线是道德与文明。辩证分析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既重视父母宝贵人生经验的指导作用,又提醒父母与孩子关注时代的进步与变化,成长也需要与时俱进。
写记叙文时应力求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最好能写成有“我“的文章。
总之这篇文章,开放性很强,写作时,应该选择较小的切入点,有的放矢,深入开掘,切忌面面俱到。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漫画作文:摔了一跤(20007年全国卷Ⅰ)
参考答案:
学会成长
可曾见过悬崖上跃起的雏鹰?在风雨中,它为何敢奋力前冲?那是因为在它的身后有母亲的叮嘱和鼓舞。
可曾见过春日里生出的新笋?在阳光下,它为何能日高盈尺?那是因为在它身下有经年的老根为它吸收营养。
我们也正在长大。年少轻狂的我们总认为我们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会,不愿意听父母那善意的唠叨,不理会老师那谆谆的教诲,不理解社会那繁多的规定,贸然上路。起初心怀颇多梦想,幻想着自己的伟大、勇敢和成功。而踏上行程之后总觉得一切过于平淡,与梦想差得太远。于是心情不再热烈,梦想渐渐消散,行程终于变得枯燥。无奈,失落,感叹现实的乏味,以为自己已经大大地摔了一跤。而真正的挫折和不幸却最容易在这时悄悄向我们靠近。当我们突然看到挫折那狰狞的面目时,我们已经来不及防备,来不及躲闪,于是倒下了,倒得那么彻底,只落下一个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下场。
这时,我们的思想似乎才开始真正运转。父母为什么总说“你要做行动的巨人,而不是语言的巨人!”老师为什么总要我们领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蕴。社会为什么总是在倡导“理论要联系实际”。回顾我们的成长经历,从牙牙学语时我们就被母爱包围着;从蹒跚学步时,我们就被父爱笼罩着。老师在悉心教导,社会在百般保护。我们一路走来,竟然学会了任性,忘记了理解;学会了苛责,忘记了给予;学会了自大,忘记了听从。于是走了弯路,摔了跟头。
这时,父母不会责怪,只会给我们付出更多爱心;学校和社会不会旁观,定会为我们提供机会。而我们该从每一次摔跤中汲取些什么呢?
学会成长,学着聆听父母的唠叨吧,因为那唠叨里饱含着他们对我们的眷眷深情!
学会成长,学着理解老师的教诲吧,因为那教诲其实是我们今后做人的基本道德!
学会成长,学着适应社会的规矩和习惯吧,因为那些规矩和习惯在调节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点评]:见解独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有力,这篇作文在诸多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素质。
在切题方面,文章始终抓住“孩子摔跤”的比喻意义做文章。对漫画含义理解全面,文章与命题咬合紧密,显示了考生很强的切题意识。在确定立意方面,显示出一定的胆识。“学会成长”,“学着聆听”,“学着理解”,“学着适应”显示了考生活跃的思维。在行文布局方面,无论整体或局部,结构安排清晰严谨。在语言表达方面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不仅是为了外表的华丽,而是为了更加透彻地说理抒情。
本题解析: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应该还是达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有观点的目的。同时也会使我们认真思考,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在下一代的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从那些方面对他们进行引导、培育?当然,我们的下一代也要思考,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我们自己应该怎么进行调节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西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位年轻人向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
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
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
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误的选择。”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