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 ![]() B. ![]() C. ![]() D. ![]() |
参考答案:
小题:D
小题:D
小题:B
小题:C
小题:C
小题:(1)我有幸得到您的照顾,(您)不因为我是远方异族的人而轻视我。
(2)如果(我)死了,您能不能在最后也像当初那样待我?
本题解析:
小题:劝课:鼓励督促
小题:D均为连词,但前一个“而”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就”;后一个“而”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A介词,相当于“跟、同”;B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小题:称代“王猛”
小题:①是说苻坚和王猛在谈论到历代兴亡大事时所见相同⑥为苻坚对王猛的评价。
小题:“对此,当时很少有人非议他”应为“当时的舆论因此相当轻视他。”“少”意为“轻视、看不起”。
小题:无
译文:
王猛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人,学识广博,好读兵书,谨慎稳重严肃坚毅,气概雄强高远,不为琐事萦怀,若不是志趣相投之人,根本不与交往,因此浮华之士都轻视与嘲笑他。但王猛悠然自得,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苻坚听说了王猛的名望,召见他,一见面就如平素知己,谈论历代兴亡大事,好像不同的符牌却刻有相同的符文一样,所见相同,就如刘备遇到了诸葛亮。当时始平县地方牵强不守法度,任意胡为,抢劫与偷盗纷行,于是就调任王猛为始平县令。王猛到任之初,宣示法令,严刑治理,明察善恶行为,严厉约束地方豪强。因以鞭刑处死一个官史,百姓上诉控告他,有关官员也上奏弹劫,诏令用刑丰将他押送交廷尉立案追究。符坚亲自审问他,说:”当政的根本,是以道德感化作为首选,你到任不久却杀人无数,这是多么的残暴啊!”王猛说:”我听说主管一个安宁的国家当用礼治,而治理一个动乱的国家当用法治。陛下不认为我无能,把政务繁难的县交给我治理,我当为贤明的君主除去凶恶和奸猾之徒。刚杀了一个奸贼,其余的尚有上万,如果陛下认为我不能除尽凶暴之徒,维护法律制度,我岂敢不甘心受刑,为我辜负了陛下而谢罪。但因残暴施政的罪名所受的刑罚,我实在不敢承受。”于是苻坚赦免了他。
王猛镇守冀州,苻坚任凭王猛在六个州之内斟酌事势所宜,可自行处理而不必上奏,选拔任用才能杰出者,用来补充关东地区的郡守和县令的缺员,授职之后,只要上报台阁正式行文任命即可。不久,入朝担任宰相,王猛主管政事公平,流徙放逐了不尽职的官员,选拔隐居和不得志的人才,重用贤能的人才,对外加强军备,对内崇尚儒学,鼓励督促百姓从事耕织,进行正直和知耻的教育,没有人有罪却不被刑惩的,没有人有才却不被任用的。苻坚曾经悠然地对王猛说:”你日夜勤劳,毫不怠惰,为日常纷繁的政务担忧、辛劳,有了你,我就如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一样,将可以终年悠闲自得了。”王猛就是如此地被看重。王猛性情刚毅明察清正严肃,对于善与恶尤其分明。地位低下时,受人一餐饭这样的小小的恩惠,没有不报答的;怒目相视这样的小小的怨恨,没有不报复的。当时的舆论因此相当地轻视他。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钴铒母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铒母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①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氵营氵营②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注〗①嵚(qīn)然:形容山高的样子。 ②氵营氵营(yíng) :形容水流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石之突怒偃蹇。?偃:仰面倒下。
B.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殆:几乎,差不多。
C.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嘉:美好的。
D.农夫渔父过而陋之。?陋:粗俗,不文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烈火而焚之。
B.由其中以望。
C.鸟兽之遨游。
D.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段写景夹以记事,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山石的奇异形状和小丘的美丽景致,而且也兴意盎然的叙述了自己发现、购买小丘并欣赏独特风光的经历。
B.最后一段在前两段融情入景的描写的基础上,以“噫”领起,转入议论,含蓄隽永的语言中透露出自己怀才不遇并希望被人援引的心曲。
C.文章托物言志,自伤自吊,借小丘的际遇流露自己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和对遭受打击的不平,也似乎透露出希望被重新起用的心意。
D.文章运用形象的比喻,以动写静,使丘上群石神态活现,情状可掬;又运用生动的拟人排比句,描写开辟经营后的小丘,景色宜人,赏心悦目。
参考答案:11.D
12. C
13.C
14.B
本题解析:11. “陋”,意动用法,认为……粗劣,丑陋。
12.而:都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却”。A.第一个“若”表比喻,“好像”的意思;第二个“若”作代词,“如此”的意思。B. 第一个“之”作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作代词,相当于“它”,指所著《史记》;D.第一个“所以”表凭借,相当于“用来”;第二个“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13.漫游,游历。A烈火:点燃火,烧火,“烈”作动词,如《窦娥冤》“烈些纸钱”;今义猛烈的火。B 其中:它们中间,即竹木山石间,“其”作代词,作后面方位词“中”的定语;今义那里面。D异地:景色奇异的地方;今义他乡,外乡。
14.主要不是“议论”,是抒情结合议论;也不是“怀才不遇并希望被人援引”,这与C矛盾。注意结合作者被贬永州的经历,整体把握。
【参考译文】
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铒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或仰面倒下,或侧歪参差,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
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么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参考简析:
本篇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所作的《永州八记》之一。文章着力摹写小丘偏僻却幽静奇异的景色和气氛,流露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情和对遭受打击的不平,同时还多少透露出希望被重新起用的心意。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开头的叙述交代,承上启下,体现了《八记》脉络贯通,分合照应的特点。文章用一系列形象贴切的比喻,以动写静,使丘上群石神态活现,情状可掬。又在四个生动的拟人排比句连用四个“谋”字描写开辟经营后的小丘,赏心悦目,景色宜人。作者以唐氏之弃地比喻他是唐室的弃臣,小丘价廉、景美、却因地处偏僻而连年不售;借以讥嘲世俗,感慨身世。因此,结尾作者贺小丘之幸遇其实是用以自伤自吊。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2.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3.第三段首句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D
3.写太子丹不忍是用来反衬荆轲智谋非凡。
4.(1)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眷然有归欤之情——依恋的样子
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
B.非矫厉所得——勉强克制
眄庭柯以怡颜——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
C.当敛裳宵逝——收拾衣物
悟以往之不谏——不能挽回
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
策扶老以流憩——拐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选项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
A.室仅方丈 叙天伦之乐事
B.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C.不抑耗其实而已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耶?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