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的文字没有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A.比喻
B.夸张
C.铺陈排比
D.互文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③,松下清斋折露葵④。
野老⑤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 ①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的隐居之地。②蓄(zī):农田。③朝槿:木槿,因其花朝开暮落,故称朝槿,古人常以它象征人生无常。④露葵:一种野菜,霜露时最鲜美,故称露葵。⑤野老:作者自谓。?
(1)第三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第二联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典范。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分析诗词名句的表达技巧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1-2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于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闺思?【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①。
注:①渔阳,征戍之地
小题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2分)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