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A.东郭先生、梁石君是齐国的英才。当初跟从田荣作乱,是迫不得以的。 B.有人知道蒯通知人善用,显贤进能,所以希望他能向曹参推荐梁石君、东郭先生两人 C.蒯通将“怒而逐”里妇的“亡肉家”比喻成当时的执政者,认为是当时的执政者逼东郭先生及梁石君人深山隐居,故蒯通用“束请火于亡肉家”的做法套用在向曹参推荐这两个人才的方法上,是行之有效的。 D.蒯通认为没有“卑节下意”以求做官的东郭先生、梁石君与“幽居守寡不出门”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C (A.背叛? B.勉强? D.丢了) ?
小题2:A (A.①为,②对于,均介词? B向,介词? c.你的,代词? D.就,连词,表承接)
小题3:C (非当时的执政者“逼”,而是“两人丑之”,自愿入深山隐居)
到了齐悼惠王的时候,曹参为相国,礼贤下士,邀请蒯通为门客。
当初,齐王田荣怨恨项羽,谋划发兵背叛项羽,劫持齐地士人,不服从的处死。齐国不曾做官的东郭先生、梁石君也被劫持,勉强服从。待田荣起兵失败,二人以曾参与叛乱为耻,就一同入深山隐居。有人对蒯通说:“先生为曹相国所倚重,帮他拾遗补缺,指出过失,为他推荐贤能之人,在齐国没有人能赶上您了。先生知道梁石君和东郭先生,他们二人本是世俗的人所不及的,为什么不推荐给曹相国呢?”蒯通说:“好。我居住的里巷有一妇人,与同里诸老妇关系很好。一次这个妇人家夜里丢了肉,婆母认为是她偷了,愤怒地把她驱逐了。她早晨离开家,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因丢肉被婆母驱逐的事说了,并向她们告辞。里巷老妇们说:‘你且慢慢走,我们今天就让你家人追你回来。’于是她们把麻絮(? )束成引火物,向丢肉家求借火种,说:‘昨天夜晚,狗得到一块肉,互相抢夺厮杀,死了一条狗,想借火回去煮了吃。’丢失肉的那家人赶紧追赶呼叫他家的妇人回来。本来巷里诸老妇并非游说之土,用束麻絮引火的手段也并非是使妇人还归的正当办法,然而事物有相互感应的道理,事有碰巧成功的时候。我这就去向曹相国借火。”于是他求见曹相国,说:“妇人中有死了丈夫三天就出嫁的,有深居守寡不出门的,假若您找妻子,要哪个?”曹参说:“要不出门的。”蒯通说:“那么寻找臣子也应当这样,那东郭先生、梁石君,是齐国的才智过人之士,隐居不出,未曾卑节屈意而乞求做官。希望您派人对他们二人以礼相请。”曹相国说:“我接受你的指教。”于是对东郭先生和梁石君均以上宾接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越国以鄙远。(把……作为边境)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C.又欲肆其西封。(任意)
D.唯君图之。(希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解释全部正的是(?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既来之,则安之。
A. 危险∕颠簸∕搀扶着∕安定?
B. 危害∕扑倒∕搀扶着∕使……安定
C. 不稳定∕扑倒∕搀扶着∕安定?
D. 不稳定∕跌倒∕搀扶着∕使……安定
2、下列“是”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3、下列成语中,属于从《论语》中引申出来的有(? )项
A. 祸起萧墙?
B. 望洋兴叹
C.?井底之蛙?
D.?五十步笑百步
4、本文中,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最有力的话是(? )
A?颛臾是鲁国的社稷之臣
B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 作为家臣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D?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
5、划线部分采用了那些论证方法?孔子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有什么深刻含义?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A
3、A
4、C
5、类比、比喻、引用;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虎兕出于匣”比作季氏攻打颛臾;“龟玉毁于椟”比作颛臾被季氏消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看守人,虎兕出笼行凶,龟玉被毁,都是看守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含蓄地批评了冉有、季路的失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①于射犬②,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先度河攻朱鲔于洛阳,与白虎公陈侨战,连破降之。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大司马当击宛”。 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社津击郾,连破之。月余,尹尊降,尽定其地。明年春,迁左将军。
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言。帝辄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十三年,定封胶东侯。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凡六县。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朱 佑 等 荐 复 宜 为 宰 相 帝 方 以 吏 事 责 三 公 故 功 臣 并 不 用 是 时 列侯 唯 高 密 固 始 胶 东 三 侯 与 公 卿 参 议 国 家 大 事 恩 遇 甚 厚 三 十 一 年 卒 谥 曰 刚 侯。
(选自《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有删改)
①青犊:当时一支起义军。②射犬:地名,今河南武陟县西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会:恰好
B.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叩:敲打,击打
C.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被:遭受
D.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言?伐:征战的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
B.贾君……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
C.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
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
D.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社津击郾?
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贾复勇敢的一项是()(3分)
①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②诸将咸服其勇?
③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④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
⑤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⑥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
A. ①②⑥? B. ①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复做县掾,到河东运盐,正遇上盗贼,同行的十多人都扔掉他们的盐跑了,只有贾复完整地带着盐回到县里,县里人都称赞他值得信任。
B.光武帝之所以不让贾复单独带兵打仗,是因为他过于勇敢而容易轻敌。
C.贾复主动要求去攻打实力最强大的更始帝和郾王尹尊,终于获得胜利。
D.贾复被定封为胶东侯,食邑有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共六个县。
9.(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
②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4分)
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参考答案:
5、D
6、C
7、D
8、C
9.(1)翻译文言文(6分)
①随从光武在射犬这个地方攻击青犊,大战从早上打到中午,贼众的阵形还是那样坚固不败退。
②贾复知道光武帝要停止战争,治理教化和德行,不想众多功臣拥兵在京城。
(2)断句(4分)
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本题解析:
5. D.夸耀(3分)
6. C. 副词,才【A.介词,相当于“拿”(带着),后面省略“之”(盐)/介词,因为;B.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词,表陈述;D.连词,和/介词,跟】(3分)
7. D.(②是诸将的看法,侧面表现其勇;⑤是皇帝的看法,还是侧面表现其勇;⑥是修史者对他品格的评价)(3分)
8. C.(是更始帝时代的郾王尹尊)(3分)
9、采分点
(1)①(“从”,随从、跟从;“于射犬”,状语后置;“陈”,通“阵”,各1分)
②(“干戈”,战争;“修文德”,治理教化和德行;……拥众(于)京师,省略,各1分)
(2)(错断、漏断两处扣1分)
【附参考译文】
贾复字君文,是南阳郡冠军县人。他年轻的时候很好学,研习《尚书》。师事舞阴县李生,李生认为他是奇才,对他的弟子说:“贾复这个人容貌不志气像这样,并且勤奋好学,是做将相的材料呀。”王莽新朝末年,贾复在县中当掾属小官。去河东接收盐,恰好遇到盗贼,同行的十几人都丢了他们的盐逃跑了,只有贾复完整地带着盐回到县里。因为这件事,县中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信义。
光武皇帝(刘秀)去信都郡时,任命贾复为偏将军。等到攻下邯郸时,贾复升任都护将军。随从光武在射犬这个地方攻击青犊,大战从早上打到中午,贼众的阵形还是那样坚固不败退。光武帝传令贾复说:“将士们都饿了,可以暂停攻击,先吃早饭吧。”贾复却说:“先打败他们,再吃饭!”于是贾复冒着乱箭,率先冲向敌阵,他所到之处,敌人都挡不住才败退逃跑了。各位大将都很佩服贾复的勇气。后来又北上和五校(也是一枝河北附近的起义军)在真定附近决战,大举击破敌军。贾复受了重伤。光武帝大惊失色说:“我之所以不叫贾复单独带兵,就是因为他容易轻敌。现在果然是这样。唉!难道上天要我失去一位名将吗?我听说他的妻子已经有身孕了,如果生的是女的,我儿子娶他为妻,如果是男的,我女儿嫁给他儿子为妇。一定不让他忧心妻儿子女。”贾复的伤不久就被治愈了,在蓟这个地方追上了光武帝。两人相见都很高兴,大宴士卒。命令贾复在前面开路,攻击邺城的贼兵,打败了他们。
光武帝当上皇帝时,任命贾复为执金吾(京城及其附近警卫长官,不包括皇城及皇宫),并且封他为冠军侯。(攻打更始帝时),贾复先渡过黄河到洛阳进攻朱鲔,和白虎公陈侨作战,连连击败他迫使他投降。更始帝的部下郾王尹尊和各大将在南方还未投降光武帝的还有很多。光武帝召集各路大将商议以后军队进攻方向,先不说话,沉吟了很久,才用檄击打地上,说:“郾县最强大,宛县第二,你们谁能击破这两个据点?”贾复立即起身说:“让我去打郾县吧。”光武帝微笑说:“执金吾去打郾县,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大司马也应当出击攻打宛县。”于是调派贾复和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向南渡过五社津,去攻打郾县,连连打败了那里的敌军。过了一个多月,尹尊熬不过投降了,所属各县全部平定了。第二年春天,光武帝升任他为左将军。
贾复跟随光武帝征伐四方,从来不曾打过败仗,几次和诸位将军打溃敌军重围,解救我军于危难之中,身体遭受过十二处重伤。光武帝因为贾复敢于深入敌军拼命,很少叫他出征了。但是虽然如此,还是很欣赏他的勇敢和节操,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贾复就没有单独带领一支部队镇守一方的功劳。各大将论功自夸的时候,贾复也从不说话。光武帝常常会说:“贾复的功劳,我心里明白。”
建武十三年,贾复被定封为胶东侯,食邑为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总共六个县。(即六县的税收都归贾复所有)贾复知道光武帝要停止战争,治理教化和德行,不想众多功臣拥兵(在)京城,便和高密侯邓禹一起削减军队,修习儒学。光武帝深感他们做得对。于是便罢免了左、右将军这两个职位。贾复以侯爵的身份回家(享福了),加赐特进(官名)。贾复做人刚毅正直,讲究大节。回家后,闭门修养威严(不结党营私)。朱佑等人又推荐贾复适宜做宰相。皇帝正准备用三公(宰相被光武分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朱佑等人想让贾复当上这三个官职中的一个)整顿吏治,当时功臣都不在选用之列。那个时候,被封为列侯的开国功臣,只有高密侯、固始侯、胶东侯三人和公卿一起参议国家大事,这三人所受到的恩遇比别人厚很多。建武三十一年,贾复就死了。死后的谥号是刚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