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在社会,“亮点”一词使用频率极高。“亮点”,新版《现代汊语词典》解释为:“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它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 
请以“亮点”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 
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人都有有点,也都有缺点。注意,题目“亮点”不等同于“优点”。可以写如何对待他人的“亮点”与“毛病”,如何发掘、发扬他人或自己的“亮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炫”是一个使用率颇高的字,常见词语有“炫耀”“炫丽”“炫目”“炫示”“炫色”“炫名”“炫视”等。近日百度新闻有“郭美美炫富事件”“威廉王子炫技”“广州掀炫音风潮”“电池不给力的手机再炫有何用”“××中学举办‘知党恩、爱校园、炫人生’师生摄影作品展”“揭秘动物世界的绝对隐私——公熊猫如何炫威猛”……
对于这个字眼,你有哪些联想和感悟呢?请以“炫”为题目作文。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2009全国各地名校高三语文试卷重组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范文】
痕迹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声、这名,便是痕迹。其实万物皆如是。 ——题记 
春蚕死了,却留下了华丽的羽裳;那羽裳便是蚕的痕迹。夏荷残了,却留下了溢清的芬芳;那芬芳便是荷的痕迹。秋菊谢了,却留下了“人比黄花瘦”的感伤;那感伤便是菊的痕迹。冬梅落了,却留下了“玉雪为骨冰为魂”的风骨,这风骨便是梅的痕迹。 
当雪花满天飞舞;当空中云卷云舒;当大海潮起潮平;当庭前花开花落;大自然用昼夜四季向我们诠释更替,又让万物都留下它们自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痕迹。这其中,最醒目的还应数人类的痕迹。 
说起人类的痕迹,自然而然地便会想起一连串光辉的名字,一连串辉煌的成就,宛若碧天里的星星,夺目,绚丽。 
屈原“怀白壁自投汨罗以死”;那忧愁幽思的《离骚》是他的痕迹。那“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愤慨亦是他的痕迹。他文学的痕迹,更是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痕迹。 
杜甫穷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那悲天悯人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他的痕迹,那推己及人的关照:“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亦是他的痕迹。他诗赋的痕迹,更是他关心人民、忠君爱国的痕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痕迹;《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痕迹;《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痕迹;戈壁中的绿洲是席宝力皋的痕迹…… 
高楼大厦是建筑师的痕迹;华冠丽服是服装师的痕迹;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的痕迹…… 
不禁要思考,什么才是我的痕迹?与这茫茫大千世界相比,顿感自身甚是渺小、微不足道。但是我相信,我也是有痕迹的,属于我的痕迹。掉下的第一颗牙齿,那是成长的痕迹;第一次在年龄一栏填18岁,那是成人的痕迹;迈出象牙塔的第一步,那是成材的痕迹。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我还会留下新的痕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请以“生活给我智慧”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魏楠,他本来可能会成为演艺界的大明星,但他的想法与众不同,离开了剧组,进了一家后期制作公司。最初,他在机房打杂、学剪辑,月薪只有800块。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在这里,他十几年的影视、音乐底子能够得到尽情发挥。几年下来,魏楠剪了1000多部作品。2006年,创业失败,但不放过眼前的任何机会。2009年,张艺谋找到他,给《三枪拍案惊奇》打造一款真正的电影预告片,他花了一个半月时间,运用2005年在香港学到的广告制作技术和全新的制作理念剪出一款2分11秒的预告片。这款预告片一推出,旋即在网络疯传,电视台、公交移动电视争相播出,观众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国产预告片,一时在国内引发热议,他成功了。他被业内公认为“国内预告片第一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因为有了整个冬天的积蓄,所以才会有春日的万紫千红;因为有了无数次飞翔经验的积淀,所以才有了雄鹰的直上九天。厚积方能薄发。
厚积方能薄发。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积”,才有了琵琶女精妙绝伦的“发”;有了初唐王杨卢骆“导夫先路”的“积”,才使得大唐王朝诗歌双子星座的“发”成为可能;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发展的“积”,才使得今天向小康社会大步迈进的“发”成为现实。
回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发现这样的事例实在是不胜枚举。晋代文学家左思,离开家乡游学到京都,目睹京城的繁华,萌发了创作欲望。但他并未即刻动笔,而是深入观察,认真体悟,精心构思,耗时十年,终于创造成功《三都赋》。此书一经刊出,便广为流传,富豪之家争相传看,以至洛阳纸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蒙受宫刑,但虎性不移,司马迁一直是我们心中的山。他“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创作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除了他那伟大的信念,深挚的情感,丰厚的史学积淀是他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为创作《史记》,盛年时,他不畏艰辛,不分四季,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考察遗迹,探访农人,不放过蛛丝马迹,累积了大量的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左思刚受触动便匆忙动笔,必不会文思泉流,《三都赋》的创作也势必归由他人,当然更不会引起“洛阳纸贵”;如果司马迁徒有虎性,胸中亦积聚块垒,但却没有那十几年遍游祖国各地的实践累积,大概也能造就一个文学家,却不能成就《史记》。
积土成山,才可能兴起风雨;积水成渊,才可能诞生蛟龙;积善成德,才能够具备圣心。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厚积而薄发。
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院的图书馆里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为编订《本草纲目》,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历时几十年;为撰写《红楼梦》,曹雪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些杰出的作品,彪柄史册,光耀千年。而他们的作者也因为其深厚的知识积累,成为我们今人探求学问,走向成功的精神领袖。
身为学生,如果我们想在学业上有所造就,那么放远眼光、锲而不舍的积累吧。身为人世一员,各行各业,如果我们想走向成功,那么,深厚的积累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根据“但他的想法与众不同”可以立意:不从众才能出众。根据“因为在这里,他十几年的影视、音乐底子能够得到尽情发挥”可以立意:厚积才能薄发。根据“创业失败,但不放过眼前的任何机会”可以立意:把握机会才能成功。根据“观众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国产预告片,一时在国内引发热议,他成功了” 可以立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