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6 06:12:51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意对即可)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邮雨泊
王士禛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注】?清顺治十七年农历三月,诗人赴扬州推官任,途经高邮(今属江苏),泊船于高邮湖,触景生情,遥想出生于高邮的北宋大词人秦观而有此作。
(1)“南湖新涨水连天”营造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
?
(2)本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


参考答案:(1)此句描绘出此时由于“寒雨”不停,湖水为之涨起,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水天相连,难以明辨的情景,从而营造出一种凄清迷濛的意境。
(2)表达了诗人对秦观的仰慕之情。诗人慨叹不见风流秦淮河的同时,亦暗寓步随秦观,欲打破文坛“寂寞”之感。


本题解析:
(1) 诗前两句写景。首句中“秦邮”即高邮,”“寒雨”为秋雨,乃暗示经高邮之季节,“夜”则点明雨泊的具体时间。首句写诗人于深秋寒雨潇潇之夜泊船于秦邮,此乃破题。次句则进而把高邮雨泊地点具体化为“南湖”,即高邮南部的武安湖。“新涨水连天”描绘出此时由于“寒雨”不停,南湖水势为之涨起,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水天相连,难以分辨的情景,从而开拓出一个凄清迷蒙的意境。
(2) 夜雨中的南湖既凄迷又空寂,看不到一条渔船,一个人影,自然空间的清寂无人引起了诗人心理空间的寂寞之感。于是乃有“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之感叹。此时,面对高邮南湖,作为一代诗坛才人更感寂寞的是五百年间的文坛没有再出现像高邮秦淮海这样才华超群的词人。淮海为秦观号淮海居士的简称,他生于1049年,卒于1100年,距此时正约“五百年”。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乃婉约词派的主要词人,创造了“情韵兼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新词风。诗人称“寂寞人间五百年”,当然是夸饰之言,旨在推崇秦观在文坛的重要地位;又,王士禛词风格亦以婉约绵邈见长,与秦观相近,因此才有这种惺惺惜惺惺的仰慕之情。诗人于慨叹不见风流秦淮海的同时,亦暗寓步武秦观,欲打破文坛“寂寞”之意。此乃诗人“情寄”之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1)上阙中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描写采莲女的什么心理和劳动情景?请具体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阙中词人是怎样细腻揭示采莲女的内心感受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衬托采莲女的心灵美。后两句写采莲人到了浦口,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这样就把采莲女欢快、清纯、高洁的心灵美烘托出来了。
(2)“花不语,水空流”,表现了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的内心感伤。她们爱惜、关切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切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而最急迫的愁是由最后两句表现出来的。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马上就陷于飘零、憔悴。“朱颜”指花,用比拟写法进一步指人。愁意就更深一层。


本题解析:五、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三、四句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2)“惭”写出了陷入尘世、被俗务所累的惭愧和自责。这首诗表现了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对超然物外、淡泊无欲境界的期许。(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幽居初夏?(南宋)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这首诗是陆游闲居家中所作。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小题1:题目为“幽居初夏”,诗人怎样去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以白鹭的悠然、安详不惊衬出环境的清幽。③以声衬幽。“蛙鸣”处处,以有声衬无声,从侧面渲染幽静。(3分,每点1分)
小题1:①前六句写“幽居初夏” 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②而尾联“叹息”,一是叹息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息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全诗幽情 之中自有暗恨。(4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学生答两点,从诗人住所的位置、环境,并运用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幽】的手法,可以给2分,若有任何一点的分析说明,再给1分。
小题1:本题答出开始通过观下鹭、听蛙鸣等透出闲适、愉悦之情,给2分;答出旧友都离开、亡去,从而感到忧伤、寂寞,给2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