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2019-12-26 06:32:37
【 大 中 小】
1、填空题 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漫浩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樊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中宗韦庶人,京兆万年人也。中宗为太子时,纳后为妃。嗣圣元年,立为皇后。其年,中宗见废,后随从房州。时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惶恐欲自杀。后劝王曰:“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所生懿德太子与永秦、永寿、长宁、安乐四公主,安乐最幼,生于房州,帝自脱衣裹之,遂名曰裹儿,特宠异焉。 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尊号为应天皇帝,后为顺天皇后。后方优宠亲属,内外封拜,又欲宠树安乐公主,乃制公主开府,置官属。安乐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又请自立为皇太女,帝虽不从,亦不加谴。又广营第宅,侈靡过甚。长宁及诸公主迭相仿效,天下成嗟怨之。 神龙三年冬,帝将亲祠南郊,国子祭酒祝钦明云:“皇后亦合助祭。”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钦明又欲请安乐公主为终献,迫于时议而止。 神龙四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行市里,以观烧灯。又放宫女数千,夜游纵观,因与外人阴通,逃逸不还。六月,帝遇毒暴崩。时马秦客侍疾,议者归罪于秦客及安乐公主。后惧,秘不发丧,引所亲入禁中,谋自安之策。后与从兄韦温定策,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召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分为左右营。然后发丧。少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临朝摄政。 时京城恐惧.相传将有革命之事,人情不安。临淄王率万骑自玄武门,至左羽林军,斩将军及中郎将于寝帐。遂斩关而入,至太极殿。后惶骇遁入殿前飞骑营,与安乐公主皆为乱兵所杀。遣万骑诛其党与韦温、温从子捷,及韦氏宗族,无少长皆斩之。枭后及安乐公主首于东市。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礼,追贬为庶人:安乐公主葬以三品之礼,追贬为悖逆庶人。 (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一》,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劝王曰: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常:固定不变的 B.帝自脱衣裹之,遂名曰裹儿,特宠异焉异:以……为异 C.四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行市里微:秘密地 D.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礼敕:发诏书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韦后专擅朝政的一组是(3分) ①中宗为太子时,纳后为妃?②后方优宠亲属,内外封拜 ③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④又请自立为皇太女,帝虽不从,亦不加谴 ⑤秘不发丧,引所亲入禁中,谋自安之策?⑥后与从兄节温定策,立温于重茂为皇太子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宗被废、发配到房州期间,中宗很害怕,一听说有朝廷使者到来,就想自杀,经过韦后劝说安抚,才勉强活下去。
B.中宗非常宠爱安乐公主,专门为她设立了公主府,并安置专员。安乐公主恃宠而骄,大修府邸,奢靡无度。
C.神龙四年正月十五,中宗与韦后到集市去赏灯。有几千宫女被放出宫,纵情赏玩后,这些宫女竟然同宫外人暗中勾结,私自逃跑。
D.中宗死后,临淄王发动兵变,率领部队闯入宫中,杀死了韦后及其党羽,韦后和安乐公主还分别被追贬为庶人和悖逆庶人。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3分)
译文:
?(2)安乐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3分)
译文:
?(3)后惶骇遁入殿前飞骑营,与安乐公主皆为乱兵所杀。(3分)
译文: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
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选自《金圣叹先生传》)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相关练习。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倜傥:不拘于俗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生聚:百姓?
C.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南向:由南向北?
D.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抚膺:拍着胸脯?
2.下列各句中“其”字代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尝谓其徒曰?
B.业劝其主继元降?
C.其子延玉亦没焉?
D.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 ]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⑥再率帐下士力战?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业年青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贪生怕死。?
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以业老于边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 ]
A.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闻:知道,懂得。
B.吾
师道也——师:学习。
C.夫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知:了解。
D.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在孔子看来,应当怎样正确地评价一个人?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孔子对“乡原”之人嫉之如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