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作答)(6分)
(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3)?,知来者之可追。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聊乘化以归尽,??。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小题2:?,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小题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
小题4:钉头磷磷,?;瓦缝参差,?。(《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小题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小题1:会挽雕弓如满月
小题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易错点:梧桐—同,深院—园,汗青—汉,在庾(不能写成“叟”),帛缕—镂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3、既无伯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______________。
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
6、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8、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______________,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________
?______,未尝不呼父母也。
9、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
10、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2、悟已往之不谏。
3、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4、谗谄之蔽明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7、齐彭殇为妄作。
8、人穷则反本;疾痛惨怛。
9、时矫首而遐观。
10、眄庭柯以怡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西厢记》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西厢记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体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1.阅读【叨叨令】,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以红娘的问话为引题,通过莺莺作答,揭示了女主人公送别当时和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
B.以心理刻画为主,揭示莺莺赴长亭路上思前想后的情景,眼前的离愁别恨,今后的孤独恓惶,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C.运用了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D.运用了大量叠音词和儿化词,具有典型的民间口语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戏曲创作上属于“本色”派的写作风格。
2.怎样理解下面红娘的言语??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
3.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红娘在情节安排上起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1.D
2.红娘的言语引出莺莺送别当时和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莺莺看见安排好了车马,立刻产生了一种犹如煎熬的心绪,再无心插花戴朵,把自己打扮得娇滴滴的。
3.红娘在情节安排上主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情节串联起来,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参考答案:(1)困于心 衡于虑
(2)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