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作文
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上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
古今中外画家爱桥、觅桥、画桥。宋朝的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
文学作品也常常离不开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牛郎织女》中的鹊桥……
现实生活中沟通人与人的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
请以“桥”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以“桥”为中心词,在前面加上修饰语言,例如“鹊桥”“连心桥”““理解之桥”“友谊之桥”“智慧之桥”……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或综合几个角度来写。
可以“桥”为线索,写一件与“桥”有关的故事,倾诉着令人难忘的情思。
可以“桥”做比喻,由有形的桥到无形的桥,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具体如下
1.向读者介绍桥,写成说明文。(这是最浅的写法)
2.记叙桥的故事,写成记叙文,这种文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3.还可以写一座无形桥。如心灵的桥,友谊的桥等.
4.用桥做象征物来抒写某种情感。
在自己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就是我们的桥。他们承载着我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所以可以歌颂他们。写象征的桥,赞美他们歌颂他们
5、可写散文
由桥说开去
如?友情之桥,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旧如故吗?李白与汪伦的友情随之沉积至今,忘不了那仍依惜别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一份仅存心底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默契,还有什么不快吗?举杯与朋友畅饮,对影成三人独酌,让人神伤,远在天涯断肠人的自饮让人心碎,这友情之桥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有人为你祝福、祈祷,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积越深,一叶素笺为你寄去相思,一封飞鸿让我们永记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6、可写读后感
如读《斑羚飞渡》后感叹那用生命架设的那架彩虹桥
这样一想,写“桥”这篇作文不是思路洞开,不尽才思滚滚来吗?由以上我们探讨的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无论写什么命题形式的作文,打开思路的方式有相同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要批判地继承”“经验主义要不得”等;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要进行创新”等;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经验与创新﹑守旧与创新﹑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里搬东西,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参加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回去吃午饭。这时候一个小男孩溜进仓库,没费多大力气和时间就找到了手表。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到手表的滴答声了。”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范围作文,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猜题理由:
1.教学在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其中内心的修养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在高考题中加以体现,所以凡是能提高学生修养的、使学生认识到品质更重要的话题都是高考常考话题。
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了,但是人们的生活变得浮躁了,社会的浮躁必然影响到学生,所以近年来学生变得轻浮、躁动,真正能坐下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少,喜欢吃穿,……
参考答案:
静静地去倾听
为了寻找一块丢失的手表,许多大人翻箱倒柜却一无所获,一个小男孩只是躺在地板上静静地去倾听,马上就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盲目的寻找无济于事,而静静地倾听让小男孩轻而易举得达到了目的。在这个效率主宰一切的时代,我们在来去匆匆的时候常常感到若有所失,于是我们便忙碌地去寻找丢失的东西,但结果往往徒劳无功,留下无尽的空虚。
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哪?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地去倾听。
静静地去倾听,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燕子的呢喃细语,倾听细雨的阵阵呼唤,倾听春风为心灵弹奏的那一曲清新温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音乐。你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在融化,心在融化,甚至思想也在融化;你会感到自己已融入了一草一木;渗入了一沙一土;你会感到自己那个被忙碌的生活折磨的枯燥的心不再焦虑地乱蹦,你会感到在你身体的深处,一个崭新的灵魂正迎着初升的太阳放声高歌。
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劳累而若有所失时,请静静地倾听自然吧,这样你便会拥有一个全新的自我。
静静地去倾听,去倾听先贤们的哲语。倾听《论语》中儒家的经典,倾听庄生化蝶的美丽梦幻;倾听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倾听陆放翁的铁马冰河;倾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缠绵悱恻,倾听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婉哀怨。在先哲们的话语中,你会找到情感的共鸣,你会找到奋进的勇气,你能参悟人生的哲理。
当你举目四望,两眼茫然而不知何去何从时,静静地倾听先哲吧。从他们发自肺腑的真挚话语中,你会找到早已迷失的方向,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昂首迈向激情的明天。
忙碌的人呀,请你暂时放慢自己匆匆的脚步,静静地倾听,你会猛然发现,生活原来是这般美好。
点评:本文作者从材料出发,选择了“静静地倾听”的角度,然后文章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不枝不蔓,论证充分。文章语言优美,知识面广,是一篇好作文。
宁静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题记
手表丢失了该如何寻找?翻箱倒柜、盲目追求,只能一无所获;保持安静、倾听滴答,便可轻易寻得。其实这件小事何尝不是透露了人生的智慧?一味盲目追逐不停下来思考,不去营造心灵宁静的后花园,便难以寻得人生的真谛。
当步履匆匆取代了闲庭信步,我们还如何看到凌晨四点钟未眠的海棠花?当车水马龙取代了小楫轻舟,我们还如何渡进梦中的芙蓉浦?朋友啊,你盲目追逐的是繁华喧嚣的街市,还是纸醉金迷的霓虹?你心灵宁静的后花园是否已经荒芜?寻一片宁静吧!且听风吟,去寻求人生的真谛。
他曾一袭白衣在公主宴席上惊绝四座,他也曾官至右丞福禄双得,但在囿居于禅寺里的那段宁静时光,他方才找到心灵的栖宿。“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使他真正于宁静中找到了心的入口,“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使他获得了心的淡泊。常建正是在慢下脚步的宁静思索中悟得禅意,在淡泊中明志,在宁静中致远。
或许我们说身不由己,当然不如他隐居空门。但即使生活在喧闹的都市,心灵依旧可保持宁静。譬如去书中轻抚前人留下的琴弦。
何不跟着林逋去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美?何不随着张先去探寻“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静谧?何不撷一朵“蝶恋花”,走一趟“踏莎行”,赏一轮“西江月”,拂一缕“浣溪纱”?在每一个落花的季节,在每一个有藻荇的湖畔,在每一个落日的搂头,轻抚前人留下的琴弦,独坐一室,有茗相伴,虽是暂时的逃遁,心灵又何尝不是淡泊而宁静的?
朋友啊,不要盲目追逐了!宁静致远,为心灵营造一片宁静的后花园,方可悟得人生之真谛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我们的心平静下来时便可清晰地听到那“手表”的走动声了——滴答,滴答,滴答……
点评:本文作者抓住了材料中强调的“宁静”作文章,结合当前人们内心的喧嚣,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大量引用增加了作文的文化韵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作文。
本题解析:
审题立意要注意下面几方面: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一定要紧扣材料,从材料里边找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找到这个为什么,就找到了中心。这样审题可以找到的角度有:
⑴大人们心不静,浮躁,所以没找到。
⑵小男孩心理宁静,所以找到了。
⑶找到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
名人言论: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9。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0。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最新素材:
4.某商人遭遇了一个凶悍的劫道匪徒,并被迫进了一个纵横错杂的迷宫似的山洞。在洞中,匪徒洗劫了商人,又夺走了照明的火把,把商人甩在黑暗中。匪徒举着火把,走得十分顺当,但绕来绕去就是绕不出去,终于力尽而死。商人没有火把,摸索着求生十分艰难。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但是黑暗使他的眼睛更敏锐,使他有机会捕捉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弱阳光而逃离山洞。光明反而使人迷路,黑暗却磕碰出成功,这实在耐人寻味。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也许你攀登过“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也许你游玩过那秀丽甲天下的漓江水,也许你曾到过风景迥异的异国他乡;也许你注意过城市的天际线,也许你见过田园牧歌的“世外桃源”,也许你欣赏过傍晚时分老人融于夕阳中的美丽风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风景呢?
请以“我最钟情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莲花峰看云
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远眺怪石嶙峋,直耸云天,加之云雾缭绕,仿佛是一朵初绽莲花,美丽极了。我这次上黄山,虽时值阴天雨日,许多美景未能饱尝,但我敢说,在莲花峰看云足以让游人陶醉。在这里,我看到了驰名世界的黄山绝景之一——云海。
站在莲花峰,俯瞰下界,巨壑万丈,深不可测,令人心惊胆颤。那云铺深壑,絮掩危岩,时而撞击群峰,时而穿梭峡谷,汪洋无际,飘忽不定,真是“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那林立的群峰,冲破云海,像一座座岛屿,随云海翻滚而摇摇欲坠,又似一艘艘待发军舰,只要一声令下,就起锚远航。忽然,山风呼啸,云海发怒,转瞬间波涛汹涌,雪浪排空。那茫茫云雾时而像奔泻千里的急流,时而像倾注山谷的瀑布,时而像戏水的苍龙,时而像奔腾的牛羊。那阵阵松涛,像一个巨人在海底呐喊,似乎带领千军万马,要杀出海面。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气势磅礴、汹涌翻滚的云海,把黄山点缀得瑰奇伟丽,恰似“蟾宫玉宇”。难怪郭沫若叹道:“瞬息万变万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云海仍在咆哮狂舞。这时,太阳在云层里窥视大地,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像镀上一层金边。太阳冲出云层,向云海射着温柔的金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浮动水彩”;云海在退潮,不时地溅起朵朵浪花,被淹没的“海岛”接二连三地呈现出来。等云雾散尽时,我顿觉眼前开阔起来,安徒生描写的童话美景也闪入我的眼帘。那林立山峰像刚出浴的美人,浑身上下散发着浓郁的温香;那扎根于危岩的青松,苍翠欲滴;那刀削斧劈的怪石,巧夺天工,嶙峋突兀;那飞珠溅玉般的瀑布唱着欢快的曲子,从石缝中争相泻出,翻上几个跟头,然后冲上深渊。放目远望,我又仿佛看到北边天与山交接的地方,一条巨龙在狂舞,那便是驰名的九华山。山风吹来,我似乎听到长江的咆哮和九华山的钟声,一切都是这么美丽、神奇,我真想到这幅巨大的水彩画中去畅游一番。
黄山的美景曾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处于黄山最高处的莲花峰更让游人赞叹不绝,留恋忘返。我身边的一位外国游客,闪着湛蓝湛蓝的大眼睛叹道:“How? beautiful,huangshan!”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不以美丽的黄山而感到骄傲,自豪!
[评点]
本文选取了黄山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莲花峰来写,写出了雾中的莲花峰的迷人景色,也写出了雾后莲花峰的壮观景象。文章笔到之处,皆生动再现了景物的神韵,一幅幅瑰丽的画面映入游人的眼帘,刻进作者的脑海,走入读者的内心。本文题目具体,让人一看就能抓住中心,同时在介绍云海的变幻多样上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这样就调动了读者的情绪,因而更吸引读者。
二、?逍遥山水
阳春三月,游山佳期,兴致独行,置身山中。
江南之陵,其色、形、态都给人一种朝气,温和而又不失气象万千!翠绿是青山的主色调,伴缀着点点彩金,在桃花、李花的开放中绽开笑靥。青山擎着群群树伞,在惠风中激起层层绿浪,甚是怡然。山峦如浪,松涛如怒。绵绵群山,撒落自然风韵。
青松夹古道,信步在其中,触到的是青草的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感到的是苍松的韧性——百折不挠的力。生来就带有弹性和韧性的事物恰恰显露出生命的意义;也只有拥有了弹性和韧性的生命才能绽放出人生的意义。
如今我脚下躺着的或许还是那条数百年前人们所行走过的山道吧!只是当年的鲜花早已化入陈泥;当年的绿枝,也可能早已成为枯桠,只作为老树曾存活过的象征;当年手舞竹鞭的牧童,其形骸也许久已风化。而如今青山依旧,却物是人非,不免感叹“古人今人若流水”。欧阳公曾如是说:“岁月如熟羊胛。”与绿水青山相比,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而又短暂。但作为人,我们应感到庆幸:我们能触摸到那昭示希望的绿叶,能触及到焕发生命风韵的花香,能窥听到落花流水所阐述出的人生哲理,更能在历史中思考问题,从诗意绵绵的文字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试想此种思考是相形于绿水青山的事物能够诠释的吗?
秦一统天下,势分三足鼎,元铁蹄所涉,席卷东欧……弹指间,一代又一代创造出业绩和思想的人们付诸于岁月的波涛后,留给后人的是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迹和文学瑰宝,得到的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赞叹。千古风流人物,又岂是枯藤老树所能诠释的?
山道斗折蛇行,两旁杂草纷错如织,淙淙流水亲吻道沿。阳光踩着猫步涉过空气躺在溪面上,为溪水铺上一层灿亮的丝纱,如钻石的光彩,如宝石的缀映。流水的曲意,尘心为之一洗:人生俯仰间,颇有王书圣之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独游山中,“颇得清净理”。跋涉青山,与山林自行交流,“涉清弄漪漪”,于明镜中感悟人生,其乐无穷!
[评点]
本文写出了对山水的思考和感悟。
游记文章不外乎写游踪、景点、观感。而这篇佳作跳出一般记游文章的桎梏,以新颖独到的构思写下了自己对山水的思考和感悟。开头写山水景,接着写感受,再是写山道景,写过后又是写感受。最后用“独游山中,‘颇得清净理’”点题并结束全篇。作者这样写,不重复别人,又写出新意,这是值得称道的。
三、?朗读天空
朋友,你有过这样恬淡悠闲的心境吗?坐在小河边或躺在草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天际飘逸的流云,梦想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欣赏天空那真切自然本真的脸。
早晨,迎着旭日,天空一片蔚蓝——那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蓝。天空恬静得如一面明镜,可以映射出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几只啾唧的小鸟不时从空中划过,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我相信,每一只小鸟都是天空播下的种子,在深深的渴望中长大自由飞翔。
当太阳渐渐地爬上我们的额头时,那种蓝变淡了。不知何时,风儿招来了云姑娘,她们赶着雪白的羊群,在萋萋草地上尽情地玩耍着,嬉笑着……
落日余晖映着彩絮,天空奇迹般地换了件橙红的衣裳。殷红如鲜血的晚霞在飘浮着,像丝棉又像缎带。“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黄昏的天空在诗人的笔下令人心旷神怡,情思绵绵,然而更富有人生的哲理。在那绿水青山之间,夕阳余辉之上,相辉相映,包蕴着顽强的生命力。你不见,那热血般的晚霞中不正孕育着又一个喷薄的日出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啊……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夜阑人静,满天密密的星星竟像亮闪闪的珍珠,镶嵌在那一片黑绸缎上,有种说不出的庄严美丽。皎洁的月亮上定有一个神奇的家园,月宫里的嫦娥也是我们倾慕的美女。仰望星空,任由自己的思绪逍遥自在,驰骋万里。
天空偶尔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倘若你看见了黑压压的乌云,听到滚滚而来的雷声,瞥见了银蛇般的闪电,你该知道又有人惹怒了天公,此时我们最好都静静地听着它的训斥吧!因为等它的怒气过去了,重新展开笑颜的时候,它还会为你纺织七色的彩带,架起一座七色的虹桥,邀请你去与它共进晚餐呢!
天空是令人生长幻想的地方。夏天的雨水,冬天的雪花,太阳的照耀,月亮的凝视,星星的寄托,都是我们精神的对应物。所有美好事物的诞生离不开天空的关怀,生命和灵魂的飞升离不开光线、雷声、闪电、彩虹的激越。
[评点]
本文角度新颖,饶有兴味。
作者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了“所有美好事物的诞生离不开天空的关怀,生命和灵魂的飞升离不开光线、雷声、闪电、彩虹的激越”这一道理。这道理包含在对天空的朗读中,这一角度新颖,作者从朗读天空中挖掘出启迪读者的新意,将对早晨的天空、阳光下的天空、落日的天空的不同感受运用到对美好事物的议论上,读来饶有兴味。
本题解析:这个题目的写作思路因不同的作者对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风景"一词的不同理解而不同。比如,(1)自然游记类写法。考生可以选择自已印象最深刻最让自己动心的某处风景来写,写作时应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很小而恰切的角度,例如,"富春江的水"。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你也可以写点独特体验嘛!(2)社会类写法。可以着眼于某一处的历史以及变化,例如"石库门的变迁"、"上海的老风景"等。(3)人景结合类写法。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靓丽的风景,不可或缺,而"孤灯夜读"、"爱情风景线"、"最美夕阳红"等思路,则可将人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相映相衬,定然也是奇妙而精彩的思路。(4)哲理意味类写法。设想一下,你有没有从"窗外"向"窗内"看,这是一道朦胧的模糊的而带有几分神秘感,能激发写作者想象力的风景;换个角度,从"窗内"向"窗外"去看,那又是怎样一种特别的感觉呢?还需提醒的是,题目中"我最钟情的"的限定词,恰恰在提醒各位考生:请大胆地写出自己的个性,释放出自己的激情!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父亲和瘸腿的儿子去参观摄影作品展。站在埃及金字塔的巨幅展品前,儿子被深深地震撼。他问父亲这是什么地方,父亲淡淡地回答道:“别问了,我保证你永远也不可能来到这儿。”
20年后,年老的父亲收到一张照片,背景正是那座依然雄伟的金字塔。拄着拐杖的儿子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灿烂,神采飞扬。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字:人生不能被保证。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⑤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清楚、规范,不要勾抹。
参考答案:
追求,让梦想花开
金字塔的巨幅展品震撼了瘸腿儿子的心灵,他在20年后拄着拐杖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灿烂,神采飞扬。给父亲的那张照片的背面写着:人生不能被保证。是的,没人能保证你的人生,只要去追求梦想,就有可能让梦想花开。
追求是什么?追求是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完成自己的梦想。有了追求,才会有努力;有了努力,才会有奋斗;有了奋斗,才会有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有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早早在心头埋下一颗追求梦想的种子。
中国古代的先贤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杜甫追求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才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满足与欣慰;苏轼追求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以才会在仕途不顺、一贬再贬之下,依然有着美好的精神寄托,“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文天祥追求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才做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国而捐躯”。他们的追求不同,也都有自己的人生坎坷,却同样有梦想花开!
其实,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梦想追求。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的生活是毫无生气的,追求是一个人前进的力量。生活中,很多人没有远期规划,也没有近期目标,只知道及时行乐,得过且过。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义呢?美国科罗拉多州机械师范·麦凯乐在67岁时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追求自己昔日的梦想——完成大学学业。经过5年的大学学习,这位老者毕业于丹佛都市州立学院,并获得双学位。看看这位老人的励志故事,我们一代青年学子又该做何感想呢?一个人有追求,才有生活动力,要想实现梦想,就要努力追求,一路勇往直前,才能接近梦想,进而实现梦想花开,彰显人生的价值!
有道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愚人只知道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无缥缈的虚荣心,而对于科研的探索、真理的实践、社会的贡献却是一点没有。我们不能做愚者,要做智者,做明智的追求。
天边划过一道耀眼的轨迹,那是流星在述说它追求梦想的努力;昙花暗自飘香,那是它在追求梦想成功后的炫示;萤火虫不时低飞,那是它在倾诉追求梦想的艰辛……
是啊!追梦的路途上困难重重,饶是危机四伏,只要有追求,有努力,有奋斗,你就会发现,梦想之花已在悄然绽放!我们矢志追求,披荆斩棘,定能踏平坎坷,让梦想之花盛开!
本文由材料得出论点,观点鲜明,论证方式多样,例证、引证、类比论证,用例古今、中外、详略、正反结合,有普遍性、深刻性,有利于考生模仿学习。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分析时可重点抓住父亲“别问了,我保证你永远也不可能来到这儿”和儿子“人生不能被保证”这两句话来理解。从父亲的角度,缺乏信心、勇气和希望;面对现实,甘于放弃,没有尝试、奋斗、拼搏的精神。从儿子角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勇于尝试,通过奋斗、拼搏改变命运,敢于挑战人生,追逐梦想,实现自我。可参考以下立意:1.人生要勇于尝试,追逐梦想。2.要有奋斗拼搏的精神,实现自我价值。3.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相信自己。4.要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拼搏。5.人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喝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