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8 08:23:45 【

1、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粉丝”这个概念对公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不太可能拥有自己的“粉丝”,更多的情况下是别人的“粉丝”。但是,在微博世界中,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都会有“粉丝”,甚至有大量的“粉丝”。一名微博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会被自己的“粉丝”直接看到,也会收到来自“粉丝”的回复与评论,还有可能被“粉丝”转发,这都给了普通用户一种“明星”般的体验。另外,对于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而言,他们则需要将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受关注度在微博世界中继续延展。
微博“粉丝”具有非专一性。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崇拜或迷恋的对象往往数量不多,但是在微博中,用户常常会成为很多人的“粉丝”。在现实世界中,当A与B两位公众人物之间出现竞争、不和或对立关系时,A的“粉丝”群体与B的“粉丝”群体的态度、选择往往是泾渭分明的。而在微博世界中,分属A、B的“粉丝”群体成员则很有可能出于某些原因,同时成为对方的“粉丝”。
微博“粉丝”具有非崇拜性。既然“粉丝”是“迷”的意思,那么一般而言必然带有对对方的崇拜,但是微博“粉丝”在这一点上恰恰不同。在微博上,一位用户成为另一位用户的“粉丝”,或许是出于对对方的崇拜,但也有可能并非如此。登录微博之后,显示出的页面几乎都是你所关注的用户发布的微博信息,因此,如果你想知道某一个人发布的信息,就要首先成为他的“粉丝”,这是由微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想知道一个人发布的信息、状态,与对一个人表示崇拜、迷恋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而这两种情况在微博中却天然地合二为一了。概言之,微博“粉丝”的关注行为并不一定出于崇拜心理,有时仅仅出于好奇而已。
微博“粉丝”对关注对象也具有攻击性。在微博上,不少用户都受到过自己“粉丝”的攻击。心理学家把“攻击性”定义为想要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倾向。微博“粉丝”呈现出的攻击性,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其攻击范围有时包括“关注”对象,这是微博“粉丝”与普通“粉丝”之间较为明显的区别。一般而言,“粉丝”是不会对自己的偶像进行指责、攻击的。既然“粉丝”带有“迷恋”的含义,那么他们就不但不会批评偶像的缺点,甚至会对偶像的不足、过失视而不见并加以袒护。但是,微博“粉丝”表现出来的有时就不是单纯的迷恋,有的用户恰恰是为了对一些人进行攻击才对其“关注”,以便在第一时间了解其言行,进而作出快速的指责。从盲目崇拜到盲目攻击,微博“粉丝”群体使我们对“粉丝”的理解多了一层。换言之,从微博“粉丝”的出现开始,某个“粉丝”群体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而且出现了相互对立的分化。
(摘编自靖鸣、王瑞《微博“粉丝”:虚拟公共
领域的舆论新军》)
小题1:下列对于微博“粉丝”特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粉丝”对博主发布的信息,往往进行回复、评论或转发,这使得博主得到一种“明星”般的体验,也使“粉丝”自己得以扩大知名度。
B.微博“粉丝”带有一定的攻击性,有的人甚至只是为了对某博主进行攻击,才成为他的“粉丝”,这与“粉丝”一词所带的“迷恋”义是相悖的。
C.微博“粉丝”成为某一博主的粉丝后,也可能成为与该博主存在对立关系的其他博主的“粉丝”。他们一般不把自己固定成某一博主的“粉丝”。
D.微博“粉丝”虽然叫“粉丝”,但不一定是博主的崇拜者,有些“粉丝”仅仅是因为需要了解某个博主发布的信息、状态,才成为他的“粉丝”。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粉丝”与现实生活中的“粉丝”,虽然都叫“粉丝”,但内涵不同。微博“粉丝”不一定是微博用户的迷恋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则一定是。
B.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都有“粉丝”,但微博世界的博主,必定个个有“粉丝”。只要博主发出信息,他的“粉丝”们就能看到并且作出反应。
C.微博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公众人物拥有粉丝的情况不同。微博世界中,他们即使有对立关系,也可能拥有相同的粉丝,这在现实世界中则不可能。
D.现实生活中的“粉丝”一般不会指责、攻击自己的偶像,有的甚至盲目崇拜;而微博“粉丝”,却很有可能站到偶像的对立面,对偶像进行攻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微博世界,对于博主的崇拜、迷恋和对于博主发布的信息的关注可以天然地合二为一。而有时候,成为某人的“粉丝”也是情非所愿,只是为了解其信息。
B.微博中的普通用户有自己的“粉丝”,甚至大量“粉丝”;现实生活中的公众人物,更可以借助微博延伸其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扩大其知名度和受关注度。
C.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想要了解明星的一举一动,常常寄希望于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但到了微博时代,普通人可以通过微博与明星进行“近距离接触”。
D.有的微博“粉丝”在自己的关注对象发布信息后快速作出指责,主观上是恶意的,他们对该关注对象不再“迷恋”,可以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小题1:“也使‘粉丝’自己得以扩大知名度”不正确,文中并未谈及。
小题2:“这在现实世界中则不可能”绝对化,原文第二段说“往往是泾渭分明的”。
小题3:“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理解不正确,据第四段相关语句可知,微博的“粉丝”有时不是单纯的迷恋,而恰恰是为了对一些人进行攻击,所以无所谓两个极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任选一组作答。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话说知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真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少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主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小题1: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4分)
答:?
小题2:知音的似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6分)
答:(1)?
(2)?
小题3: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小题1:(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小题1:(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乐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本题解析:
小题1: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就“知音”的由来出的一道题。题目出在第二段“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一句上。解答本题,先要认准“这”指代的内容是“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解……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作出概括。第一句是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时这两层意思都要有。自然也不能空泛作答。
小题1: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知道,所谓文化,特指精神财富。知音传说一直在传诵,首段末句说神往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这是一种精神财富。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题解》到唐代诗歌,诸多“典籍”中都把它们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这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加以整合,就有了答案。
小题1:这篇散文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到感悟为主旨。作者崇敬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俞伯牙因钟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弹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来之不易,怎么解因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像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是借是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情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些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思想。
从答题来说应关注三、四两段。题目出在第三段“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这一句上,接下去从“依旧要不断地奏出”到“值得怀念和尊重”是“劝慰”的宾语,也就是“劝慰”的内容,而不是“劝慰”的原因。“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知音总是越多越好”,才是说明“劝慰”的一个原因。第四段开头是一个表达递进关系的过渡句,以引出更为重要的原因。在语言上,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与上一段的倒数第2句也是对应的。
本文第三、四两段就是前文所说的“重点段”。为什么要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以及怎样分析概括,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而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自我生命在其活动的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从文化角度而言,研究民居自然要追溯历史,即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是不够的,还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
中国民居在物质形态的构建上往往不甚研究,而注重因陋就简、顺乎天道的人本意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不仅如此,古人还以为“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人居住在“上栋下宇”般虚实相间的住宅里,犹如置身于阴阳际汇的风水宝地,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感受四时的节律,天、地、人三才互参并融为一体而生生不息。中国古人就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平静地度过了几千年诗意文明的历史。诗意是居住本源性的承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附加于居住的装饰物和额外品。居住的诗意特性也不是意味着诗意在全部居住中以某种方式和其他方式产生,而是通过诗意的建筑使居住成为居住。
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论及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时说过,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这种连续性文明的产生不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而能够在连续下来的宇宙的框架中实现,即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连续,地与天之间的连续,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养育中国古代文化的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岸型地理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中国古代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综合格局以及民族社会心理特征。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正是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各抱地势,山环水绕、循环往复,从而创作了富于东方色彩的中国传统民居形态。品察中国古代多种民族并存、千姿百态的民居,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境界的文化昭示。这种景况至今依然存留在中华境内的大江南北。
中国传统民居在解决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关系问题上一贯遵循了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和谐的营造哲理,自始至终显示了难能可贵的生态智慧。尽管这种生态智慧不是以今天所谓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呈现的,而是以直觉意会与“天人合一”的体道方式来感悟的。这种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反倒比技术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容易体验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看来,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且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生命的深化。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且“天地与我齐一,万物与我并生”,从而达到“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的境地。中国古代的这种生态智慧若与西方技术理性相补充,以促进其直觉思维发展为现代的系统思维,可望使这种朴素的生态智慧升华为完美的生态智慧。
小题1:下面不符合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一项是(  )
A.因陋就简,顺乎天道。
B.尊重自然,天人合一。
C.以人为本,实用安全。
D.因地制宜,看重风水。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需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而非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
B.居住的诗意并非是指某个具体的材料或方式,而是立足于居住本源性的承诺。
C.中国的传统民居虽然千姿百态,但都体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特征,并且将之很好地传承下来。
D.东方的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远超西方的技术理性思维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因此使人更容易体验到中国民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特点。
小题3:文本的后三段文字分别体现了中国民居文化的特点,请分条作出概括。(每条不超过6个字)(3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诗意居住 文明的连续性 生态智慧


本题解析:
小题1: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实用安全”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
小题2:选项D对应的原文“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反倒比技术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选项说“东方的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远超西方的技术理性思维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没有根据,曲解文意。
小题3: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的题目,概括时注意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答题时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主要句子:“居住的诗意特性也不是意味着诗意在全部居住中以某种方式和其他方式产生,而是通过诗意的建筑使居住成为居住”“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自始至终显示了难能可贵的生态智慧”。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母 亲
莫 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③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辞,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⑧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选自《人民日报》)
小题1:母亲对“我”的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请联系全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的标题为“母亲”,在第⑤段却详细描写了“我”曾经看过的一个电视
画面,请你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在文中说:“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
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请结
合文章,联系生活,从“母亲”和“生命”两个概念中任选一个简要说说你
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①段,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在饥饿缠绕的苦难岁月里母亲的勤劳、朴实与坚韧。
B.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平淡中见警策,平凡中显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C.这篇散文与传统的叙写母亲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一样,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尊敬与感恩,全文主要赞美了作者母亲的勤劳乐观和坚韧。
D.文中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这与标题联系不紧,文章显得思路不够严谨,因此本文在驾驭材料、谋篇布局方面还有待商榷。
E.文中“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苦难也要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是文学保持生命力的根本。


参考答案:
小题1:(1)记忆中母亲的生活行为影响了“我”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母亲坦然接受磨难,面对苦难顽强活下去的生活态度和勇气影响“我”的作品主旨,让“我”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还能去讴歌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
小题2:(1)以色列战争中的老太太面对苦难也要活下去的勇气、信念和母亲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神是相通的,运用插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更全面地揭示了普通人身上的在任何艰难困苦里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的宝贵品质,文章形散而神聚。(3)写以色列战争中的老太太,将视野从个体意义上的“母亲”推及到了群体意义上的“母亲”,使文章具有了阔大的视野和历史厚重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题3:(1)生命。文章表达了作者的生命意识——生命本身是高贵的,是有尊严的,抒写了作者对生命本源的珍惜与尊重。①生命因奋斗与拼搏而更美丽,更有意义。②生命境界的高下,不在于他的地位高低、金钱多寡,而在于他对事物的态度、对生命的认识,甚至是对死亡的心态。③人当然可以用自己的坚韧来证明生命的辉煌与伟大,不论做大树还是做小草,只要尽心尽职,就令人敬佩。④生命需要爱的激情,需要创造,需要多姿多彩的浪漫点缀,怨天尤人只会加重我们的失望和叹息。尽管我们苦苦追寻最终还是无法躲避死亡的圈套,但我们还要抓住生的每一个瞬间,挖掘生命的价值,能燃烧时就尽情地燃烧,烧尽了就自然地熄灭,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2)母亲。作者笔下的母亲是坚韧、勤劳、朴实与伟大的,作者把母亲看作是生命的载体和精神之源,表达了自己由衷的尊敬与感恩。①生活中,母亲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成长,教育“我”成人,应该铭记,应该感恩。②要学习母亲的不离不弃、勇敢坚强的品质,敢于担当,尽职尽责。
小题4:CD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C.这篇散文从传统类的叙写母亲及母子亲情之外拓开一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尊敬与感恩,并且把这种感情上升为作者对生命本体的终极崇拜、珍惜、尊重与热爱,充分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母性意识与生命意识;D.文中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与母亲的形象相互映衬补充,这样写更全面地揭示了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让文章有了一种别样的厚重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考究中国古代美学的过程里,我们的注意力常常给名牌的理论著作垄断去了。不用说,《乐记》、《诗品》、《文心雕龙》、诗文话、画说、曲论以及无数挂出牌子来讨论文艺的书信、序跋等等是研究对象。同时,一个老实人得坦白承认,大量这类文献的探讨并无相应的大量收获。好多是陈言加空话,只能算作者礼节性的表了个态。叶燮论诗文选本,曾慨叹说:“名为‘文选’,实则人选。”一般“名为”文艺评论史也“实质”是“历史文艺界名人发言纪要”,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也许有人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成气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发的偶见,够不上系统的、自觉的理论。不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忘记,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再说,我们孜孜阅读的诗话、文论之类,未必都说得上有什么理论系统。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断思想①。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断思想②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断思想③,两者同样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
(节选钱锺书《读<拉奥孔>》)
1.“言论常常无实质”的“实质”是指什么?
答:“实质”是指?
2.文中与加点的“三言两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个短语是:?
3.文中有三个加点并标了序号的“片断思想”,它们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
4.“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这一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1.精辟的见解。
2.零星琐屑
3.同?不同?不同
4.重视大量陈言加空话的名牌理论,轻视有见解的三言两语。


本题解析:1.注意:“倒是”前后的话是对照着说的,前者“无实质”,后者“说出了精辟的见解”。?
2.不能答“鸡零狗碎”,因它是贬义。
3.①和②是指脱离了系统的, ③是指萌发而未成系统的。
4.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