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2019-12-28 08:24:53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直以来,乱扔垃圾、随意插队、随地吐痰、乱写乱画、如厕不冲、衣衫不整、缺乏礼让、用餐浪费……诸如这些陋习,跟着浩荡的旅游人群走出了国门,不仅给个人形象抹了黑,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也跟着受损。此前,金字塔刻字、薰衣草田打斗等现象,引发了一波波的社会反思。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讲文明
文明在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这个词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熟悉的,只要我们讲文明,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可是,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有的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老人不让坐……
记得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妈妈带我去逛街。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谈笑风生,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买买那个,可开心了。突然,我看到一个男孩正在吃香蕉,吃完香蕉,就随手把香蕉皮扔在了地上。一个小妹妹看到了,急忙对他说:“大哥哥,你不能把香蕉皮扔到地上。老师说过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那个男孩听了,看都没看那位小妹妹一眼,好像没听见似的。但是,那位小妹妹刚说完就跑过去,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了垃圾箱里,然后一蹦一跳地走了。我看到这一切,心想:这个小男孩真不讲文明,还不如一个才上幼儿园的小妹妹呢!
其实, 有时候,我也不例外。记得有一次,我在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棍一颠一跛地向马路对面走去。这时,我很犹豫,心里好像有两个人在吵架似的,一个好像在说:“算了吧,就这一点小事,那位老奶奶一定能过去。”另一个好像在说:“不行,老师讲过,一定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的。”就在我左思右想、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阿姨连忙跑过去,扶着那位老奶奶过马路。我看在眼里,感到非常后悔。我发现我的文明之心忽然间全都飞走了,我决心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了。
对此,我要倡议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要讲文明。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讲文明,都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关爱,共同努力,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有的时候, 与其说是文明守护着你, 不如说是你守护着文明。用一颗对社会、对大家的真心, 维持文明的存在, 发挥出特色。让文明的温暖, 常包围着你;让文明的感动, 常牵着你。 更有一种文明,常在你的心上,常在你身边。只有每个人都用心浇灌文明, 文明之花才会处处开放!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材料中,这些国人陋习和对个人及国家民族的形象影响为分析重点,可以从讲文明、树形象、等角度构思。可参考以下立意:
1.可以对国民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
2.可以写如何改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提高国民素养;
3.可以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反思,探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以 “追梦而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衣食无忧却仍感到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因为年轻,我们必须面对生活,也必然会面对种种困惑。在生活中也许不是人人都会遇到这种疲惫和困惑,但人们却常常听到、见到一些有关疲惫、困惑的言论或事情。有的人用精神战胜疲惫,想方设法解除困惑,有的人无奈于疲惫、困惑。那么,你如何面对疲惫(或困惑)呢?
请以“面对疲惫(或困惑)”为话题,联系时代发展的现实,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品茗疲惫
当春雨飘然而下,那是天空疲惫了吗?
  当夏蝉喋喋不休,那是夏蝉疲惫了吗?
  当秋叶纷纷坠落,那是大树疲惫了吗?
  当冬雪覆盖大地,那是冬雪疲惫了吗?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是什么?是厄运?是贫困?都不是,最糟糕的境遇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这种疲惫,就像是置身于百花丛中却无心赏花,就像是在瓦尔登湖上荡舟却无力划桨,就像是在山顶上失足掉落却无声呐喊。
  但是,疲惫并不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生活,面对疲惫,也必须品茗生活,品茗疲惫。
  疲惫是天空掉落的眼泪。曾经蔚蓝明亮的天空累了,它感到疲惫,因为工业生产的污气一点点玷污了它的身体,让它不再蔚蓝。当我们抬头仰望头顶上那一片天空时,灰暗代替了蔚蓝,浑浊代替了明亮。面对这一切,天空疲惫了,它的心在呐喊,却无人听得到,它难过地掉下了眼泪,那是春天的细雨,有些酸苦。
  疲惫是蝉儿无力的哭诉。曾经与鸟儿媲美歌喉的蝉儿累了,它感到疲惫,因为人类乱砍乱伐使得它们已无树可居。人类价值观念的误导使人类肆意地破坏每一片森林,那些强壮的大树一棵棵地倒下,鸟群逐渐消失。原本热闹的森林一下子变得寂静,只剩下蝉儿在几棵还未惨造遭毒手的小树上喋喋不休,回忆着那些遗失的美好日子。
  疲惫是秋叶无奈地飞舞。曾经枝繁叶茂的树已不再年轻,它累了,感到疲惫。它呼吸着已不再清新的空气,喘着大气,任由枝上的秋叶纷纷坠落,却无力阻止。它在这浑浊的世界中结束了自己,让秋叶带着梦化作春泥培育下一代。
  疲惫是冬雪迷惘地飘扬。曾经洁白轻盈的飘雪,如今不知道该把自己落于何处,世界仿佛不再有它的立足之处,它累了,感到疲惫。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雪能落脚的地方也越来越小了,它小心翼翼地缩小着自己停留的范围,它疲惫了,或许有一天,它将消失于地球。
  在这个繁华的万千世界,疲惫的不仅只是人类,万物皆有疲惫的时候。
  品茗生活,品茗疲惫,我似乎看到了地球母亲撑着疲惫的身体勉强地微笑着……


本题解析:
是什么让我们“疲惫”或“困惑”?是心灵的缺失还是文化(文明)的冲突,是价值观的混乱还是多元文化的本相?
可以围绕对当前人们心态的分析进行,也可以通过论述、故事乃至抒情、象征性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如何消除心灵疲惫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这个字
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历代的权贵们/装点门面/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他们花一辈子功夫/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龙飞凤舞/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请根据你读诗的联想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注意:1、联想和感受要与诗歌的寓意相关。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示例:
站成一座山
我常常想,做人,应站成怎样的姿态?
站成海洋,纵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却容易沉浮宦海不可自拔;站成大树,百丈高后也有雷劈电击拦腰折断的危险,终不能屹立不倒;站成繁花,灿烂喧闹的姹紫嫣红过后,依旧是一片落红满地,遍地狼藉;站成清风抑或明月,虽说超脱,却失去了沉稳;站成高原抑或平地,虽说牢固,却平淡而无奇。站成什么样,才是最显挺立,让人终生无悔?
仿佛是跨越时空般从远古的苍穹里飘来一声低沉的回音:“大写的人生当如山!”
山,是大地的脊梁,是高空的根基。山从未言语也无须言语,山的姿态便昭示出它的魂灵。山始终以一种原始的形态启迪并俯视着芸芸众生。像山一样活着的人,会是一个最无悔的人!
是的,站成一座山,就忘记了大起大落的欲海沉浮。站成一座山,会断却尔虞我诈、朋比为奸的空虚,会拂去唯利是图、攀附权贵的漂流。站成一座山,就铭记了“头可断,血可流,士节不可屈”的无畏无惧,就恪守了质朴无华的为人准则,就在黄土和岩砾之间坚忍地支撑着让人敬仰的为人尊严。记得巴金老先生曾说:“做人要做一个战士,做一个至死也不放下枪的战士。”巴老的坚毅诠释了山的风骨,一种风吹雨打依然前行的果敢,巴老确乎有着一颗“中国的良心”。还有陈省身教授,他留给后人的遗言只是“我要走了,天堂里,也一定有数学之美”。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庆幸数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的数学大师,终其一生始终以朴实无华的原始风貌,站成一座淡泊于功名利禄的大山。
人的一生,就是在用各自的生命写那一个“人”字。有的字迹模糊黑白不分,有的歪歪扭扭毫无主干。但有一些大写的“人”字,就只是直直地立着,笔力遒劲浑厚饱满,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正因为站成了一座山,才有了王国维为文化而殒身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才有了谭嗣同血溅菜市口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才有了鲁迅东渡日本探求救国真理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因为站成了一座山,便刚正不阿,便正气冲霄,便淡定从容,便无怨无悔。
站成一座山,这就是真正大写的人生。
书法中的“山”字的中央是个“人”字,人只有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才能无怨无悔地笑看世界,才能在人生的尽头自豪地说:“我的人生虽没有浓墨重彩,可我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在这世上我能挺直腰杆,站成够直。”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诗人张志民的一首小诗,诗的寓意并不难解读:表面上写的是书法,历代有许多的权贵,喜欢舞文弄墨来装点门面,他们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很好,甚至不惜花上一生的时间,可偏偏是最简单的“人”字,却总也写不好,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深层含义是:讽刺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比如名利、权势、风光,或者所谓的“面子”,却忽略了对人的内在的追求,包括灵魂、尊严、精神和人格。失去了内在的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的、向上的道德追求,不会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诗歌的关键词包括:“权贵”“门面”“一辈子功夫”“功名利禄”“最简单”“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抓住这些关键词,理解了诗歌的寓意,就不难产生一些立意的角度,如:
①人不能只注重门面和表面的风光,片面追求名利、权势、地位等;
②人应该注重自己内在修养的提高,如重视灵魂和尊严,塑造精神和人格。
这两种立意都只关注到一方面的内容,比较一般,思维较有深度的考生应该要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将两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来立意,如:
①外在和本质(外在指门面、名利、风光等;内在指精神、人格),适当的外在追求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层面和人格塑造。
②从书法讲到做人处事,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有含量,最难做好,沉迷于外在的风光就容易迷失掉最本质的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中外名人传记卷帙浩繁,在我们心灵的广场上,矗立起一座座巍然耸立的精神雕像,供我们景仰,其间的不少卓越人物已成为我们追慕的英雄。
请你从读过的名人传记中选择一位人物,以“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明确文章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你是我心中的英雄——刘翔?
 ?  田径比赛,特别是径赛,可以说是体育运动的最重要的项目,是综合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却也一直是中国体育乃至亚洲体育的弱项。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年仅21岁的刘翔一举夺得了110米栏的冠军,不仅完成了中国的零的突破,也是亚洲的零的突破。
  一夜之间,刘翔成了中国体育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也是许许多多中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在接下来的4年里,这个年青的小伙子,频频创出佳绩。在很多大家的心目中,刘翔已经成了中国体育的象征和代表。 
 相比于? 2004年的奥运会,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毫无疑问的,意义更加重大。每个人都热切的希望中国运动员能在自己家门口夺得更多的金牌。作为体育界风云人物的刘翔当然也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希望他能在北京创造新的辉煌。说实话,我也认为,刘翔如果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其意义更胜于雅典的那次。如果雅典和北京,可以做二选一的选择题的话,我宁愿选择北京。
但是,奥运比赛不是让你做选择题。奥运比赛时现实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残酷的。奥运冠军只有一个,奥运冠军的宝座是每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顶峰。通往顶峰的道路是狭窄的,只容一人通过,其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是不言而喻的。
  刘翔在2004年的那场博弈中完美胜出,成功地站在了顶峰。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上的竞争,是一分钟也没有停止过的。在110米栏的项目中,可谓群英云集,古巴年轻的小将罗伯斯更是表现出色,不仅频传佳绩,更是在今年6月,打破了刘翔的12秒88的世界纪录。相比之下,刘翔最近的表现并不理想,于是很多人担心,这块金牌是否还能保住。
  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发自内心的希望刘翔能再次拿下这块金牌。但是,如果万一他失利了呢?如果他失利了,这个结果能否被大家接受呢?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想,可就我来说,即使刘翔这次失利了,他仍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风云变化,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没有人能确保自己是常胜将军,特别是在众多对手与自己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胜利与失败可能仅仅是在0.01秒那么短暂的瞬间中。成功的人固然是英雄,失败的,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勇士和英雄。
示例二: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清纯而妩媚的外表,一袭白衣,坚毅而又自信的眉目,一身霸气,订立朝中,俯瞰天下,千古传奇,政绩斐然,她便是我心中的英雄——女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为后世留下了“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秘传。他年仅十五岁,便进宫侍帝,展头露脚。待太宗驾崩,高宗即位时,她更是稳坐后位,寻机谋位为帝,一统天下。称帝前觅人才,揽英雄,最终战胜群臣,先后废中宗、睿宗两帝改国号为“周”,登上皇座。这样的江山易主之不易之事,她尚且为之有道,更不必说治国修身了,故有:“武氏动眉天下震,挥手雷霆自天来。”
她善于选才用才,且颇通文史兼有心机。狄仁杰的出现足以见证武则天的慧眼独具,他文才出众,善于审查,被赞为:“堪称沧海遗珠。”而武则天能是这颗“遗珠”发出灿烂光芒,甚至照亮全唐,堪称用人之圣。武则天从不为狄仁杰的直言进谏恼火,反而警示众臣:“为人臣子当为君谋,不应慑懦误国。”一介女子,尚有如此心胸,无不令人颔首钦服。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为争权夺势,巩固统治,扼毙骨肉诬废皇后,维护大权诛灭宗室……但功过岂能相抵,在武则天称帝的四十六年间的后期,政治气氛宽松,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堪与贞观相比,故史称武氏统治期为“贞观遗风”。
武则天死后葬于陕西乾陵,树一块无字碑,不留只言片语,不歌功颂德,千古功过任后人评说。这种豁达胸襟和跨越历史的思想,又有几人能比?正视自我,不言对错;历史功绩,后人评判。
武则天以她的才智和胆识,成就了半壁江山和独具特色的“武唐”!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她是我心中的真正的英雄。


本题解析:一、写作思路
1.首先要查阅人物的主要事迹,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的一两个事例,具体地描述出来。
2.英雄人物表现出来的哪一种精神令你敬佩,是坚强,是正直,还是勇敢?
3.记述英雄人物事迹时,要有自己对人物的赞扬,表达敬仰之情。
4.英雄可以是众人皆知的—审题中注意“名人”二字。
二、文题释义
1.了解‘“英雄”的含义。英雄:指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2.回忆自己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物,想一想再说一说。
3.为什么要称他为英雄呢?是他的哪一方面品质打动了你呢?
三、素材链接
1、不屈服命运的贝多芬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困没能上大学,17岁时患了伤寒病和天花病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26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的越来越旺盛了,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
2、塞尔维特与“血液循环论”
古罗马名医盖伦提出的血液是肝脏制造出通过血管流向全身,被身体各部分吸收,一去不再返回的理论。被当时的教会奉为神明。可16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生理学家塞尔维特,经过钻研,大胆向盖伦的理论挑战在巨柱《基督教的复兴》中,提出人体中的血液是循环流动的,血液先从心脏的右心室流出来,经过肺,再流回心脏的左心房是著名的血液循环理论。教会希望塞尔维特放弃“异端邪说”,但塞尔维特毫不动摇。在被教会处以火刑时,神父说:“只要你宣布放弃自己的学说,现在还来得及!”但塞尔维特毫不动摇,英勇殉义。
3、布鲁诺献身真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丹诺.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不肯放弃科学真理,受到以教皇为首的反动统治着的长期迫害,但他毫不屈服。当他受到费油浇身的酷刑时,面对烈火包围,反动统治者以为此时他也许会放弃自己的追求,但布鲁诺却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为真理英勇捐躯。
4、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