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2019-12-28 08:54:42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请以“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
一位诗人说:只要上路,随时能与美相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许读书和旅行正是在不断赶赴一次次盛宴,而我们一路行来,总有一些动心的片刻,美好的瞬间,让我们的心霎时充满了喜悦。
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要求:注意选好记叙的角度,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以展现人物的个性或事件的波澜。


参考答案:
与美相遇
下午四点后,太阳就开始落山了,整个黑板一半藏在墙脚的阴影中,一半沐浴在橘红的余辉之下。
这时老师还有我们,无暇去理会不断消溶的黄昏,自顾自的思考、授业、讲课。迟钝如我一时跟不上节拍,看着问题在张牙舞爪,不经意的开个小差,却发现蜷缩在桌角的昏光。
我不敢再开小差 ,却又不忍与这一点小小的光辉失之交臂,便将一只手置于最后的伶仃之下,仿佛与夕阳握手。
时间流动得飞快,转眼间便下课了,手心也已经空空如也。第一次的相遇如此短暂,忙里偷闲与美接触一番,又何难?
书上写太阳是一枚银灰色的硬币,那是在冬天,金秋的太阳自然不同,像经火焰掠过的黄金,不变其色,像水一般荡着美丽的光晕。你不去找它,它却会来找你,悄悄从你身上爬过,相逢何必曾相识,相遇了无声无息的美丽却混然不知。
与美相遇,是你经意或不经意间达成的,这美学之中,是诗情画意、是弦歌雅意,易逝的如白马过隙,长久的,像海枯石烂,由不得你去追寻去挽留。
“雄伟的风景”、“世间有大美”之类,都是确实存在的,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娘》,恬淡中透着淡淡的哀伤,正如他们的国花,美丽易逝的樱花,只有十六夜的生命,在夜间开放,飘零在阳光之下。
我刚只有手上这缕阳光,虽是每天都有太阳,但倘若你用手托一缕在掌心,你会感觉到不同于昨日的温暖,像生命的火焰,在掌心跳动着,随着脉搏均匀起伏着,让你感到新的一天有新的希望,演绎着更新的美。
美,美在短暂,美在长远,美在相逢而不相识,美在相遇而不相知。
最后的阳光也化为蝴蝶的金翅飞走了,留下灯火通明的街上的天上地下的街灯,像牛郎织女般的星月神话。原来,世界一切都可以是美的,只是在等待着与你相遇。


本题解析:写好这篇作文的前提是要正确理解“美”的含义。可以从不的角度对“美”的内涵进行阐释,如:(1)具体事物:如校园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某人也美丽等,人、事、物、景。(2)精神层面:正面理解——坚强的美丽,和谐之美,心灵之美,合作之美等。(3)逆向发散理解——平凡的美丽,孤独的美丽,挫折的美丽等。
理解了“美”的含义后,要理解本题的结构“与美相遇”,即发现了“美”,因此,本文可以转换成一个更为通俗的题“我发现了美”。这样审题立意就容易多了。
体裁上既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但相对来说本题写记叙文更好,通过写人记事发现人物的心灵美。通过写景抒情发现某地景物之美等。点评:本题的题目很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既是写作需要,而是情感教育。本文话题广泛,学生有话可说,文体灵活,更显公平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写作例文】
唤醒自己
“白兰花,白兰花……”遥远且熟悉的飘进我的耳朵。在如此拥闹的街头,那绵软的声音虽然低,但是还是一下子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抬头只见一个个儿不高的年纪大约六十的戴着靛蓝的头巾的老妇提着一篮白兰花在叫卖。
“小娘鱼,买两朵吧?蛮香咯。”我看着那一篮洁白的白兰花,挤挤挨挨,甚是可爱。那散发的特有的香味,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挑了两朵,闭上双眼,轻嗅之,一股郁郁的香味就钻入鼻中,直到脑中。
那味道似曾相识,唤醒自己了多年的梦。小桥,流水,枕河的人家。那桥是沧桑古朴的,那水是清清粼粼的,那人家是在粉墙黛瓦飘出的笑语中,那墙上的大片的碧绿的爬山虎一颤一颤的,不知是微风轻拂还是那笑声所惊。“吱——”那扇门开了,走出一丁香女子,她一袭梅红的旗袍,上缀白色小花。鞋跟轻击青石板的声音,渐行渐远,一如那厚重的大门上的轻晃的兽形门环……
这白玉兰,晶莹,像外婆头上的簪子。小时候趴在外婆的背上,最喜欢用手摸那根埋在黑发只留出如白玉兰的簪头,滑滑,还有一种湿润的感觉。外婆的手很巧,春节前后忙在灶前,那些糕点经她的手一点化,格外香甜,像白玉兰。清明前的青团子,端午时的粽子……还有叫化鸡、油母鸭、酒闷踵、松鼠鳜鱼等,苏式美食,外婆都能做。现在外婆老了,头发已经花白,很少做那么多的美食了,但那簪子依旧滑滑,还是有一种湿润的感觉。
月色溶溶,花香阵阵,外婆喜欢给我讲故事。以前过端午的时候,家家都裹粽子。家家门悬蒲剑、艾草、蒜头,堂内挂钟馗像。老人戴绒花,女人们簪艾叶、榴花,小孩戴虎头帽、穿五毒服,还要挂个小网兜,网兜里面装着咸鸭蛋……热闹得很啊。外婆现在说这些的时候,说完就叹口气,幽幽的。
再闻一次,那白玉兰的味道,没有变,还是那么馥郁。看着热闹的街头,人流如潮,行色匆匆,可我再也看不到他们像外婆那样的自然和从容。
淡淡的白玉兰唤醒了自己,匆匆的人群也唤醒了自己。
闭上眼睛再深吸一口,喧嚣已经淡去,唯有白玉兰的香。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给出的标题是“唤醒”,构思时应对此标题进行补充:或者问“唤醒谁”“唤醒什么”,或者问“谁唤醒了什么”“谁唤醒了谁”等等。立意重在“唤醒”的含义:即原来是处于昏睡状态,现在由于什么而被唤醒。这种“昏睡”,不是实在意义的睡觉,而是指精神处于蒙昧状态。立意应从这方面去想,才能比较深刻。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对财富有不同的看法。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给财富按先后顺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财富便是健康。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同时也是个高福利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所以他们把健康的体魄看成是第一位。第二大财富是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只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大财富是有幸福的家庭。第四是有金钱。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读了上面两句诗,你有何感想或思考呢?请联系自身体验或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