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柏树在伊朗被人们称为“自由之树”,很多人对此疑惑不解。
有一天,一个青年问一倍受尊敬的哲人:“造物主创造了那么多能结出甜美果实的树木,可为什么却单单把不结果实的柏树叫做‘自由之树’呢?”
哲人回答到:“世上的每一种果树都有一定的季节,到了那个季节,才会茂密地生长,继而开花结果,而一旦过了那个季节,便会很快凋落。惟有柏树,她们不为时间所限制,四季常青,所以被造物主赋予了‘自由之树’的含义。”
“自由之树”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把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
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联想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
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洒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对不起,?”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注意: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文章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写作题 请以“扶”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