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019-12-28 09:42:33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评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好吗题。(4分)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小题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2分)
【小题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2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11分)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请对本诗三四两句进行赏析。(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两题。(8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4分)
(2)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