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28 09:56:19 【

1、单选题  下列名作全是柳宗元写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B.《捕蛇者说》《封建论》
C.《黔之驴》《游褒禅山记》
D.《童区寄传》《屈原列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屈原列传》作者司马迁。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下面的文字针对“紫外线辐射”说了哪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不超过40字)
  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虽然只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5%左右,但是它对于地球生命系统却有很大的伤害能力,且能量越高,伤害越大。能量最高的部分,在平流层以上就被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氧所吸收。接下来到波长290纳米之间的一段,被平流层臭氧分子全部吸收。波长为290~320nm的辐射段也有90%被臭氧分子吸收,从而大大减弱了它到达地面的强度。如果平流层臭氧的含量减少,则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将会增加。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臭氧透过的少量紫外线,还可以杀菌防菌,对生物大有裨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能量越高对地球生命系统伤害越大;因被吸收而减弱到达地面的强度;被臭氧层屏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 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武昌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答:?


参考答案:例:“防人之心不可无”,诚然这是人们吃了亏之后的反映,但施恩不图报的爱心行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蔚然成风。让大家都来拆除自己心中的自我封闭的厚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某地一个跟甲型H1N1疑似患者同乘一辆汽车的民工回到家里,探望妻子和小孩,当地疾病防疫部门登门进行住点(住在需医学观察者家)隔离观察,需先跟其妻子说明情况,取得家人的配合与支持。他们该怎么说呢?请将下面设计的内容补充完整。(不超过80字)
您的爱人回家途中跟甲型流感疑似患者乘坐的是同一辆汽车,这种流感传染性很强,                                。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5分)


参考答案:我们担心他受到了传染,为了他的健康,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也为了他人的健康,我们只能让他暂时住在家里,并接受我们的观察,打扰了您家的生活,很抱歉。


本题解析:原因解释清楚3分,语气委婉2分,共计5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窦娥冤》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她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的   和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
②虽然没有人教他,他摸索了一段时间,    学会了。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下,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昏庸竟自证实
B.昏聩径自证明
C.昏庸径自证明
D.昏聩竟自证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昏庸:强调愚蠢糊涂。昏聩:强调不分是非。竟自:竟然,出乎意料。径自:自己直接行动。证实:已有的结论进行认定。证明:对于未确定的结论而言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