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①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②,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慊:快,痛快。②正:止。
小题1:孟子认为应该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小题2:以下两句话都是孟子说的,它们能否体现孟子的浩然之气?请作简要分析。(3分)
①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参考答案:
小题1:孟子认为,要靠正直来培养浩然之气,(1分)即
本题解析:
小题1:以直养而无害就是用正直去培养,而且不要助长也,即不要急于求成。
小题1:首先确定两个都是,一个体现其面对权贵时的无所畏惧,一个是自信,自信到舍我其谁。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___________________
(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
本题解析:关键词和采分点
(1)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1分
(2)给分点为“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各1分
【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君一类的事情。”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3分)
??????????????????????????????????????????????????????????????
??????????????????????????????????????????????????????????????
(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3分)
??????????????????????????????????????????????????????????????
??????????????????????????????????????????????????????????????
(3)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4分)
???????????????????????????????????????????????????????????????
???????????????????????????????????????????????????????????????
参考答案:(1)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率赂秦耶??????率:全部??????????????②盖失强援?????????盖:因为
③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其实:实际上
④暴秦之欲无厌??厌:厌烦??????????????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
⑥始速祸焉??????速:很快??????????????⑦洎牧以谗诛???????洎:jì??等到
⑧当与秦相较????当:应当??????????????⑨或未易量?????????量:估量
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劫:侵略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⑦⑨
C.③④⑥⑧⑩
D.②④⑥⑨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释有误的正确解释分别为:③其实:它的实际数目;④厌:通“餍”,满足;⑥速:招致;⑧当:倘;⑩劫:胁迫。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通州海门兴利记
王安石
余读豳诗:“以其妇子,馌①彼南亩,田畯②至喜。”嗟乎!豳之人帅其家人戮力以听吏,吏推其意以相民,何其至也。夫喜者非自外至,乃其中心固有以然也。既叹其吏之能民,又思其君之所以待吏,则亦欲善之心出于至诚而已,盖不独法度有以驱之也。以赏罚用天下,而先王之俗废。有士于此,能以豳之吏自为,而不苟于其民,岂非所谓有志者邪?
以余所闻,吴兴沈君兴宗海门之政,可谓有志矣。既堤北海七十里以除水患,遂大浚渠川,酾取江南,以灌义宁等数乡之田。方是时,民之垫于海③,呻吟者相属。君至,则宽禁缓求,以集流亡。少焉,诱起之以就功,莫不蹶蹶然奋其惫而来也。由是观之,苟诚爱民而有以利之,虽创残穷敝之馀,可勉而用也。况于力足者乎?
兴宗好学知方,竟其学,又将有大者焉,此何足以尽吾沈君之才,抑可以观其志矣。而论者或以一邑之善不足书之,今天下之邑多矣,其能有以遗其民而不愧于豳之吏者,果多乎?不多,则予不欲使其无传也。至和元年六月六日,临川王某记。
注:①馌,yè:给在田间劳动的农夫送饭。
②田畯(jùn):监督农奴劳动的农官。
③海:东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叹其吏之能民能:能干的
B.以赏罚用天下用:治理
C.遂大浚渠川,酾取江南酾:疏导
D.少焉,诱起之以就功就:完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妇子,馌彼南亩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君至,则宽禁缓求,以集流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可勉而用也,况于力足者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D.则予不欲使其无传也
秦王恐其破壁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喜者非自外至,乃其中心固有以然也。(3分)
??????????????????????????????????????????????????????????????????????????????????????????
(2) 苟诚爱民而有以利之,虽创残穷敝之馀,可勉而用也。(4分)
??????????????????????????????????????????????????????????????????????????????????????????
(3) 兴宗好学知方,竟其学,又将有大者焉。(3分)
??????????????????????????????????????????????????????????????????????????????????????????
参考答案:
小题3:
(1)译文:这份高兴不是从外面来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此句中“能”做谓语。能:亲善
小题2:
试题分析:
A,“以”:第一句中是动词,率领、带领;第二句中是介词,因为。B,“则”:第一句中是连词,表承接,就;第二句中是副词,用于加强判断,就是。C,“乎”:第一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第二句中表示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D,“其”:都属于第三人称代词,他。
小题3:
试题分析:
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局势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进行整体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中心:心中;固:本来;有以:有……的事物。(2)苟:如果;诚:确实;虽:虽然;勉:勉励。(3)方:道理;竟:彻底、全;大者:大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