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
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招置幕府,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先是,实每令人请事于朝,托近倚奏决,不经中书,因与丞相耶律楚材有违言。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太宗四年,实戍黄陵,金人悉力来攻。与战不利,敌劳颇张,曹、濮以南皆震。有自敌中逃归者,言金兵且大至,人情汹惧。子贞请于实,斩扬言者首以令诸城,境内乃安。
汴梁既下,饥民北徙,俄殍盈道。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见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材多于他镇。
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略定,事多草创。行台所统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或擢自将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从政。甚者专以掊克秉敛为能,官吏相与为贫私以病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命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惰,奖廉勤,官府始有纪纲,民得苏息。东平将校,占民为部由户,谓之脚寨,擅其赋役,凡四百所。子贞请罢归州县。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请于朝,授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作新庙学,延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致生徒几百人,出粟赡之,俾习经艺。每季程试,必亲临之。齐鲁儒风,为之一变。
岁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贞至祺,问以方略。对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入觐,拜右三部尚书。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李璮叛,据济南,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璮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擒璮。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贡举。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帝颇悔用子贞晚。
三年十一月,恳辞,乃得请。特敕中书,凡有大事,即其家访问。子贞私居,每闻朝廷事不便,必封疏上奏,爱君忧国,不以进退异其心。卒年八十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吏相与为贪私以病民病:坑害
B.延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延:邀请
C.俾习经艺俾:使
D.特畏死尔特:特别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宋子贞有治国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②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
③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惰,奖廉勤 ④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
⑤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⑥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子贞很有才学。他成年后就被举荐进了礼部,并和族兄一起被称为大、小宋;省部刚刚建立时,他还参与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
B.宋子贞很受元世祖的信任。元世祖南伐时,就听取了宋子贞的建议;宋子贞辞官后,世祖命令中书省有大事即向宋子贞请教。
C.宋子贞很重视教育。他曾建立新庙学,招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让他们学习经艺;后来他又请求建立国学,还规定了考试和人才举荐制度。
D.宋子贞很有军事才能。李璮反叛,他劝说丞相史天泽在济南城外加建外城,围困李璮,最终擒获了李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行台所统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或擢自将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从政。
(2)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所以拒命者”可知,特:只是。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表现宋子贞有治国才能。①是说严实听从了宋子贞的建议,⑤是说宋子贞有勇有谋。所以选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被举荐进了礼部”表述错误,原文是受举荐参加礼部会试。所以选A。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统”“擢” “昧”“治”“传檄”“定”。
【参考译文】
宋子贞字周臣,是潞州长子人。他生性聪明好学,擅长填词作赋。二十岁受举荐参加礼部会试,与同宗族兄长宋知柔一同补为太学生,在当时都很有名,人们用大、小宋来称呼他们。
金末,潞州叛乱,宋子贞逃亡到赵、魏之间。宋将彭义斌防守大名,征召宋子贞做安抚司计议官。彭义斌去世,宋子贞率领属下归附东平行台严实。严实一向听闻他的名声,招来安置在幕府,任命他做详议官,兼任提举学校。这之前,严实每次命人向朝中奏请事情,总是托近侍奏请皇上,不经过中书,因此与丞相耶律楚材关系不和。宋子贞到了以后,劝说严实向丞相表示礼节,通友好之意,凡是奏请,一定先向丞相咨询禀告。丞相非常高兴,从此交好亲密无间,严实因此更加倚重信任子贞。太宗四年,严实戍守黄陵,金人全力来攻。元军与他们交战不利,敌人的气势高涨,曹州、濮州以南各城都非常恐惧。有从敌人阵前逃回来的人,说金兵将大规模到了,人心惶惶。子贞向严实请求,斩扬言者的头以命令各城,境内才安定下来。汴州、梁州已经攻下,饥民向北迁移,饿死的人充满道路。子贞多方救济,活下来的人有一万多。金流落他乡的有才能的人,全部引见周济,并且推荐任用。提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人于羁旅之中,与他同朝做官。四面八方有才能的人闻风而至,故东平人材一时之间多于别的镇。
七年,太宗封宋子贞为刑台右司郎中。中原大略平定,事情大多刚刚开始,行台所统辖的五十多个城池,州县的官吏有的是从将校中选拔的,有的来自民间,对于处理政事大多都很无知。甚至有人专门以搜刮民财为能,官吏相互勾结贪图私利来坑害百姓。宋子贞仿照前朝观察采访的制度,派官员通过三种途径纠察官吏,定下规章,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政令,罢黜贪赃懒惰的官吏,奖励廉洁勤恳的官吏,于是官府才有了纲常纪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东平将校强占百姓为自己的私兵,称之为“脚寨”,向百姓征收赋税,摊派劳役,像这样的共有四百处。宋子贞请求停止这种行为让百姓回归州县。严实开始还有些为难,经宋子贞极力劝说才同意照办,百姓都认为很好。严实去世,他的儿子忠济承袭爵位,尤其敬重子贞,向朝廷奏请,宋子贞被授予东平路事一职,兼任提举太常礼乐。宋子贞建立新庙学,聘请前朝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收学生几百人,由官府出粮食来供养他们,让他们学习经艺。每季的程试,他都一定亲临考场。齐鲁一带的读书风气因为这而大大改变。
己未年,元世祖往南进兵,征召子贞到濮州,向他咨询进军方略。子贞回答说:“本朝军威有余,仁德未能广泛施与。百姓之所以抵抗,只是因为怕死。如果对投降的人不杀,对胁从的人不问罪,那么一纸檄文传下去,宋的郡县就可以平定。”世祖认为他的话很对。中统元年,授予宋子贞益都路宣抚使一职。不久,宋子贞入朝觐见皇上,被封为右三部尚书。当时,各省部刚刚建立,典章制度大多由子贞裁决制定。李璮反叛,占据济南,朝廷下诏让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宋子贞单人独骑到济南,考察李璮那边的情况,于是劝说丞相史天泽:“李璮佣兵自东而来,坐守济南孤城。应该增筑外墙,防他突围。一旦他弹尽援绝,济南城就不攻自破了。”这一提议与史天泽的想法不谋而合,后来李璮果然被擒。宋子贞又奏请建立国学来教育贵族子弟,令州郡提学对诸生进行测试,三年一次向朝廷举荐人才。这些建议朝廷下旨命令中书省一一施行。世祖很后悔重用子贞太晚。
至元三年十一月,宋子贞恳求辞官,于是得到批准。世祖特意命令中书省,凡有重大事情,就到子贞家中咨询。宋子贞去世时八十一岁。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臣愿得谒之??????????谒:___________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济:___________
③不得持尺兵??????????兵:___________
④张良出,要项伯????????要:___________????????
⑤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___________
⑥失其所与,不知????????与:????????
参考答案:①拜会,前往
②渡河
③兵器
④通“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部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殁者则赙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
??????? 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有惭色。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乏,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禹荐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征为太子少傅。时,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日:“君房①有是言,丹未之许也。”
??????? 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②,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其后逊位,卒于家。
??????? (摘自《后汉书·卷二十七》)
???????? [注]①君房:侯霸的字。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兵戎相见萧育曾举荐朱博,后两人有仇怨。这两个例子说明未能善终的朋友很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勤者而劳之????劳:劳作
B.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洽:和谐
C.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见:我
D.交道之难,未易言也????易:容易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丹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①殁者则赙给,亲自将护
②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
③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
④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
⑤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
⑥令寄缣以祠焉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丹家道殷实,钱财富足,他隐居乡里修身养性,乐善好施。在他的资助和督促下,乡民们竞相互作表率,勤勉劳作,日子富裕起来。
B.王丹济勤不济懒,那些懒惰的人为此深感羞愧,于是加倍努力自我激励。王丹长期乐善好施,全乡邑受其影响,民风极为淳朴。
C.王丹正直高洁,厌恶豪强。和他同郡的河南太守陈遵自以为名气大,想和王丹交朋友,王丹拒不答应。对大司徒侯霸,王丹也是如此。
D.王丹的儿子有位同学家在中山,父亲去世,儿子要去吊唁,王丹为此打他。王丹认为,朋友不宜走得太近,太近了最终不会有好结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B
3.D
4.(1)那些轻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徘徊将何见(来回走)夜中不能寐(夜里)
B.气变悟时易(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夜长)
C.义士还家尽锦衣(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在锦帛上的信)
D.望影倏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不(通“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 ]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B.子路问成人
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D.古之学者为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