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摊破浣溪沙
李 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小题1:“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不思其反。(《诗经?氓》)
(2)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余不忍为此态也。③?????????????,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4)???????????????,??????????????。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曹植《白马篇》)
(5)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提。?????????????,??????????。(曹植《白马篇》)
(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戍明
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笳:号角
⑴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8-19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8、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
19、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
5、单选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小题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