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3 19:55: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小题1:诗词上片中的“堪恨西风吹世换”语意双关,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请说说下片中诗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攲:qī,倾斜。③都来:算来。
小题1: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分)
???????????????????????????????????????????????????????????????????????
小题2: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4分)
???????????????????????????????????????????????????????????????????????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全诗在写“社日”景象上突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2.首二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山村景色?起到了什么作用?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6分)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小题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2分)
小题2:这首词下阙描绘了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4分)



5、单选题  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辨识字形》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